他沐浴更衣后,一定要讓他媳婦給他在左胸畫上一個圈圈。這究竟是為什么呢?原來他是為了在瞄準胸口來上一槍時,防止打偏。他接受過軍事化訓練,槍法不至于太差,可他翩翩連開四槍都沒能瞄準心臟,被救了回來。他解釋是他的皮膚松弛下垂,畫的圈不準,所以才打偏的。可是明眼人都知道他是怕死!他是誰呢?二戰(zhàn)甲級戰(zhàn)犯,侵華主要戰(zhàn)犯之一,日本第40任首相,東條英機。
1884年,東條英機出生在日本,因受到其父親東條英教的影響,自幼受到軍事化學習,接受軍國主義思想和武士道精神的教育。這家伙從小就不是個善茬,打架那是家常便飯,其父擔心這小子難以繼承武士精神,便鍛煉其意志,讓其練習神刀流劍舞。
東條英機從小就視父親為偶像,1899年9月,十六歲的東條英機進入陸軍幼年學校教育,追隨其父親的道路,成為效忠于皇軍的軍人。三年后,19歲的東條英機進入陸軍中央幼年學校再次教育。
1901年9月7日,清政府被迫簽訂了不平等條約《辛丑條約》。當時不知天高地厚,氣焰正盛的日本有了想讓版圖擴張的恐怖想法。
1904年2月8日,不講武德的日本海軍偷襲了也不咋地的俄羅斯駐扎在中國旅順的艦隊,至此,日俄戰(zhàn)爭爆發(fā),
這時候,東條英機正在被教育階段,學校為了更有效的服務侵略戰(zhàn)爭,大幅度縮短學制,壓縮教育,洗腦學員軍國主義思想,成為天皇的忠誠“機械”打工人。因此東條英機提前從日本幼年學校畢業(yè),直升日本陸軍士官學校,被洗腦的徹徹底底。
1905年4月,這家伙畢業(yè)了,被安排近衛(wèi)步兵第三聯(lián)隊趕赴日俄戰(zhàn)爭前線,還沒等東條英機成為炮灰,日本就勝利了。
兩年后,1907年12月21日,東條英機升官了,授予陸軍中尉軍銜。這家伙在其父親的引薦下,官運亨通。
1911年,27歲的東條英機又去被教育了,進入日本陸軍大學,成為第二十七屆學員。東條英機的父親則是日本陸軍大學的第一期學員。
1915年,一畢業(yè)東條英機就拿到了offer,成為近衛(wèi)步兵第三聯(lián)隊中隊長,之后的幾年,晉升之路平坦無坑。
1920年,這是他人生中十分重要的時間點,因為他要出國去歐洲了。在被授予陸軍步兵少佐軍銜后沒多久,他就前往了德國,任日本駐德國大使館武官。在那里他接觸到了德國法西斯主義,心中十分羨慕,想著有一天將法西斯主義帶回日本生根發(fā)芽,成立強大的法西斯政權。
在這期間,恰逢日本裕仁皇太子游歷歐洲,他便召見派駐歐洲的各武官,弄了一個聚會。在這個聚會里,有著和東條英機一樣想法,要將法西斯主義帶回日本的年輕日本軍官。隨后,以永田鐵山為首的青年軍官,宣誓效忠裕仁皇太子。
之后這三位日本年輕軍官,永田鐵山、小畑敏四郎、岡村寧次經(jīng)常在萊茵河畔的巴登巴登溫泉聚會,商討當時日本內外軍事政治形勢。總結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的經(jīng)驗以及法西斯思想,約定回國后,要干票大的,改革當時日本政治軍事現(xiàn)狀。
1921年10月27日,這份計劃初步達成。第二天,東條英機也從德國柏林匆匆趕到,還沒擦干額頭的汗水,便迫不及待的就加入了這份密約的商討。
這份在德國小鎮(zhèn)巴登巴登約定的密約,以小鎮(zhèn)名字命名,就是后來將日本軍事化的巴登巴登密約,也是日本法西斯運動的開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