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日本宣布,5月起允許在日本的臺灣人可以把戶籍從“中國”改為“臺灣”之后,這件事情也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他們的這種操作,很明顯就有點在打擦邊球的感覺,完全就是想要鉆空子干涉中國內政。
不過日本沒想到的是,他們的這種行為,完全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臺灣是中國的一個省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哪來的"臺灣國籍"?日本政府不可能不知道這個道理,卻偏偏要在這個敏感問題上做文章。
2月17日,日本竟然公然宣稱允許在日本的臺灣人可以更改國籍,把原本的“中國”改為“臺灣”。
之前日本政府是只承認國名的,那些在日本的臺灣人,他們登記的戶籍是中國,可如今,竟然妄圖“偷天換日”,背地里進行一些小動作。
說起來真是好笑,臺灣明明就是中國的一個省,省份有自己的身份證號開頭是很正常的,但一個省想要成為一個“國籍”,這怎么可能?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日本第一次在臺灣問題上試探中國底線了,而他們這次的動作比以往都要露骨。
23年5月份的時候,日本議員和田竟然在他們的國會上說出謬論,揚言臺灣是日本的生命線,更是相互共享所謂國家利益的存在。
環球網的報道
離譜的是,他們竟然還認為日本應該保衛臺灣,這一番話下來,不知道的還以為臺灣是日本的呢。
從1895年到1945年,日本對臺灣的進行殖民統治長達50年,給臺灣同胞造成的傷害更是非常大的,日本在臺灣犯下的種種罪行,更是罄竹難書。
在殖民統治時期,臺灣民眾的基本權利被剝奪殆盡,就連生活也都被直接“監視”,那些以日本警察為主體的警察體系,更是給當時的臺灣民眾帶來了深重的災難。
而他們在殖民統治臺灣的第一天,就已經開始推行殖民同化政策,試圖摒棄中國的歷史文化,讓人們忘記中華民族文化,反而開始讓大家接受日本的教育,大肆宣揚日本精神,甚至還禁止臺灣人使用中國名字。
當年在侵占臺灣之后,日本甚至還有人提出,要將臺灣變成一個“無人之島”,然后讓日本的移民全部都遷移到臺灣。
臺灣人民的抗日斗爭,在中國人民反抗外敵入侵的歷史上,寫下了光輝的一頁。
雖說日本后來從臺灣撤軍,可是他們的強盜邏輯卻還是沒有改變,在臺灣問題上,更是時不時的想插手多管閑事。
而這次發布的允許在日本的臺灣人修改國籍的這種行為,很明顯已經“越界”了。
我國外交部發言人在這件事情上,也明確表示了,臺灣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兩岸同胞都是中國人。
日本作為侵略者,對中國人民更是有著嚴重的歷史罪責,他們更應該謹言慎行。
說到底,臺灣問題純屬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部勢力干涉,日本這次的行為,已經違背了一個中國原則。
不過或許日本也知道這種行為是不道德的,在看到中國軍機之后,可能就條件反射的產生了“被迫害妄想癥”。
做賊心虛
6月11日晚,日本防衛省對外宣稱,發現了一架來自中國山東艦的殲-15戰斗機,“尾隨”日本巡邏機,雙方之間的距離僅僅只有45米。
在這個過程中,我國戰斗機還從日本自衛隊前方大約900米的地方“橫切”。
這件事情在發生之后,日本相關部門便表示,希望類似的事情不要再發生。
日本公布的航拍照片
聽起來日本倒是挺占理的,人家無緣無故巡邏,結果被跟蹤了,說出來確實是一點問題都沒,可如果“反咬一口”能算作證據的話,那豈不是亂了?
只能說日本的這種行為,完全就是做賊心虛,然后再倒打一耙,他們在巡邏什么,卻是閉口不提。
實際情況則是,日本的偵查巡邏任務,就是在監視中國航母的動向,所謂的尾隨,或許更適合日本的所作所為。
中國海軍遼寧艦和山東艦航母編隊,是按照計劃前往西太平洋等海域開展訓練的,為的就是檢驗部隊遠海防衛和聯合作戰的能力。
這種事情是非常正常的,但是到了日本眼里,反而成了“大問題”。
日本把自己拍到的證據拿了出來,表示伴飛日本軍機的中國海軍殲-15戰機掛載了多枚實彈。
可實際上,是因為日本在看到中國航母的時候,就開始實時監視中國航母的動向,這已經對我國的演訓活動造成了潛在的干擾。
在日本的這種行為出現之后,我國的航母才放飛艦載機升空伴飛,并且迫使日本的軍機和我國保持一個安全距離。
掛彈伴飛既是警告也是威懾,更是表明了我國驅離外軍抵近偵查的堅定決心。
而日本口中所謂的僅僅只有45米的距離,這也是保持空中目視接觸的必要距離,所有的一切都是根據規則來的。
反觀日本對事件的表述,明顯是存在選擇性失明的,他們強調中方戰機"尾隨",卻回避了P3C持續跟蹤中國航母編隊的事情,渲染45米距離的危險性,卻不提這是國際通行的目視接觸標準,聲稱受到"威脅",卻不敢承認他們的偵察行動本身就帶有挑釁性質。
這種裁剪事實的敘事方式,更是暴露了日本在輿論戰上的雙重標準。
可事實就是事實,不管如何添油加醋、扭曲真相都改變不了真相,一個國家的歷史教科書怎么寫,這個國家的國民就怎樣認識歷史。
就像日本曾經侵略中國,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這也是事實,日本妄圖篡改歷史,美化自己的所作所為,完全就是在“掩耳盜鈴”。
臺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這也是事實,臺灣問題,是中國的內政,他國更是無權干涉。
在如今的國際社會上,在大國博弈的牌桌上,實力才是最好的外交語言。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