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三伏天,不管是中醫院、社區門診,還是艾灸館、理療館,都早早排滿了做三伏灸的群眾。
三伏灸如此受歡迎
每個人都可以做嗎?
答案是肯定的!我們知道,三伏天,正是一年中外界陽氣旺盛,濕邪入侵,氣溫極高的時節。主要是因為:
一方面,此時人體容易被濕氣裹挾,并出現諸如倦怠乏力、頭身沉重、不思飲食等癥狀;
另一方面,因為此時是全年陽氣比較旺盛的時候,尤其適合調理一些慢性病、頑疾和改善體質。
《洪爐點雪》云:“凡男女老幼,虛實寒熱,輕重遠近,無所不宜,凡年深痼疾,非藥力所能除,必借火力以功拔之?!?/p>
也就是說,男女老少,寒熱虛實都適合艾灸!
5類人不要錯過三伏灸
三伏灸之“伏前灸”
在7月10日就正式開始啦!
在這里提醒大家,
有這5類疾患的朋友,
千萬不要錯過調理的黃金時期!
1、亞健康人群
亞健康人群,在中醫里指體質虛弱、將病未病的人,這類人如果在三伏天堅持做艾灸,不僅可防病于未然,還可借機改善自己的體質,讓身體更強健!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是亞健康體質?對照下面這些癥狀,看看自己是否成為了亞健康人群:
1、起床、梳頭及洗發時,發現有較多掉落的頭發絲。
2、會出現經常情緒低落,不自覺發呆的情況。
3、會出現健忘,不怎么記事的情況。
4、覺得工作令人厭倦、焦慮,害怕走進辦公室。
5、經常有不想面對周圍的人,喜歡一個人呆著的情況。
6、非常討厭應酬,也不喜歡聚會、聊天。
7、會出現免疫力下降,易感冒。
8、經常失眠,睡眠質量差,多夢易醒,白天又疲倦。
9、會經常覺得敏感,經常感覺自己身上有痛感、淤青等,恐慌是大病的征兆。
10、會有黑眼圈、眼皮松弛、早生白發和皺紋,經常感到雙目干澀不適。
如果出現以上癥狀中任意兩條,身體多半已成為亞健康狀態了。所以,千萬別再拖延,趕快好好利用三伏灸,讓自己的身心都更加健康。
2、患有慢性疾病的人
許多慢性病的根源在陽虛,比如心腦血管疾病、痛風、糖尿病、腎病、胃病等,尤其是很多慢性呼吸系統疾病,都是陽虛引起的。
慢性疾病患者堅持做三伏灸的話,可抓住三伏這個重要的時間節點來調病養生,起到補充體內的陽氣,修復人體自愈力,讓正氣足以對抗邪氣,趕跑慢性病的作用。
雖然慢性疾病看起來危害不大,但其對人的傷害其實一刻也不會停止。中醫說“久病多體虛”,長期患有慢性疾病,會使身體的元氣不斷被消耗,身體越來越虛弱。
另外,很多中老年人做“三伏灸”就是為了調理日積月累的骨關節疾病,“三伏灸”對頸肩腰腿痛、肌肉疲勞等能起到很好的調理和預防作用,如關節痛、骨質增生、關節炎、風濕等引起的各種虛寒性頸、肩、腰、腿痛等。
此時做“三伏灸”,相當于給身體加了一把火,可以將外邪悉數趕出體外。做完后不僅疼痛等不適癥狀減輕,行動也會輕快自如。
3、總有炎癥的人
對于關節炎、甲溝炎、鼻炎、咽炎、胃炎、婦科炎癥等癥狀,很多人都很苦惱,且用盡各種各樣的方法去調理都不理想。
堅持做三伏灸就可以提升正氣,正氣足了,身體抵抗力增強,炎癥沒有了生存空間,自然而然就會消失了。
4、有“難言之隱”的女性
正所謂婦科多寒癥,很多女性都有畏寒怕冷、手腳冰冷、腹冷腹痛等癥狀,甚至還會有宮寒、肌瘤、痛經、不孕等疾患。
臨床證明,女人做“三伏灸”,可以增強抗寒能力、改善膚色、預防感冒和各種婦科疾病,而且連續幾年做“三伏灸”的女性體質會有明顯改善。
5、臟腑有問題、有容貌焦慮的人
中醫認為,五臟六腑是人體的根本,心藏神、肺司呼吸、脾主運化、肝主藏血、腎主藏精和生殖。人體的健康和顏面氣色,與人體的五臟六腑是密不可分,內臟越健康,說明人的身體越好,氣色也就越佳。
但現在臟腑疾病越來越常見,這是很危險的情況。我們體內的陽氣首先會照顧到臟腑,如果連臟腑都出問題,被病邪入侵,那么體內其它地方往往也容易被邪氣入侵。
所以如果身體出現一些臟腑問題,一定要及時調理,不要等發展為重大疾病才去后悔。
除了調理疾病外,健康人群也可做“三伏灸”來強身保健,在這里給到大家幾組保健穴位,以供參考——
女性常用穴:肝俞期門子宮血海三陰交太沖
男性常用穴:腎俞命門關元
老人常用穴:關元氣海足三里涌泉
小兒常用穴:大椎身柱神闕
三伏灸通常分為以下五個階段,那今年三伏灸是什么時候呢?又該如何劃分?具體可參考以下2025年三伏灸時間表:
伏前預熱灸:7月10日-7月19日
初伏灸:7月20日-7月29日(10天)
中伏灸:7月30日-8月8日(10天)
末伏灸:8月9日-8月18日(10天)
伏后加強灸:8月19日-8月28日
現在開始預灸,之后再進行三伏灸效果更佳,做完后再進行加強灸以鞏固效果。
施灸三要三不要
1、艾灸不要貪多求快
體胖之人,多屬陽虛,可以看具體情況適當的加大灸量,而體瘦之人,皮淺肉薄,大多屬于陰虛,而木火偏旺,應該減少灸量。且灸火易擾動清陽,上炎為患,施灸時一定要注意引火下行。
2、艾灸期間不要喝冷飲
在艾灸的時候,或艾灸的整個療程,不要喝冷水,吃涼飯,或者在施灸之后,馬上洗澡。這樣做如同給艾灸撤火,濕邪也容易入侵,非常不利于疾病的調理和日常的保健。
應適當溫飲,以助陰液。
3、施灸時不要順序顛倒
關于施灸的程序,《千金方》記載:“凡灸當先陽后陰……先上后下。”
如果上下前后都有配穴,應先灸陽經,后灸陰經;先灸上部,再灸下部;也就是先背部,后胸腹,先頭身,后四肢,依次進行。
三伏灸需要天天灸嗎?
三伏灸的頻率該如何掌握呢?在這里給大家三個建議:
1、慢性病、頑固性疾病的調理
針對慢性病,一般前七天,每天灸一次;之后可一周灸3-5次;也就是說,病情有所緩解后可減量至隔日灸,甚至是一周一次,視恢復情況而定。
如果是重癥,可每日灸,病情減輕后逐漸減量,根據具體情況全面考慮。
2、保健灸
如是一般的養生保健灸,可每天艾灸3-5個穴位,艾灸時一定要注意遵循先陽后陰的艾灸順序,建議每穴10-15分鐘,每日艾灸總時長不超過1.5小時。
如艾灸不便,每周堅持艾灸2次,也能達到不錯的效果,如果堅持長期使用,效果更佳!
3、急性病、偶發病的調理
針對于急性突發病,通常艾灸一兩次就有效調理病情,視具體情況而定,以患者恢復舒適狀態為宜,不必限制時間和次數。
另外,需要注意兩點:
一是,頭面及胸膈以上,均不宜多灸;下肢及肉厚處,多灸無礙!
二是,小兒皮膚較薄,肌膚嬌嫩,艾灸宜量小,時短!一般孩子艾灸,懸灸至灸點皮膚微微泛紅即可,不可過量!
這是我們調理疾病的好時機,大家千萬不要錯過!
版權聲明:
本公眾號分享文章及視頻,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存在不當使用,請隨時聯系。文章及視頻僅供學習交流,請勿隨意試藥。(以上內容包含廣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