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英國之后,越南也與美國達成了關稅協議。
根據協議,美國將對越南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征收 20% 的關稅,對經越南轉運到美國的商品征收 40% 的關稅,越南則同意對美國商品實行零關稅準入。
這里的重點是越南同意對美國商品實行零關稅,也就是說,協議藍本是特朗普的“對等原則”,這個對等原則要補掉貿易逆差,所以越南是零關稅,而越南出口到美國的商品卻要征收 20% 的關稅; 這個版本,將適用于所有對美貿易順差國,當然,也包括最大的貿易順差國中國; 再做進一步伸延,與中國存在巨大貿易逆差的歐盟與印度,也會套用特朗普“對等原則“,這對中國來說很嚴厲; 為此,中國已經全面啟動了政策性去產能,并給鋼鐵、煤炭等行業定了百分比。
更嚴厲的是對經越南轉運到美國的商品征收 40% 的關稅,這一條直接針對中國,中國為了繞過關稅懲罰,大量的商品借道越南、墨西哥,如果征收40%的關稅,意味著對越南與中國的雙重考驗,或者越南分擔懲罰性關稅,或者大量減少借道商品。
于是,一個新的問題又提出來了,中國必須選擇新的突破點。
這個突破點就是CPTPP。
商務部再一次釋放出申請加入CPTPP的意愿,但我們知道,CPTPP有五大難以跨越的門檻,不久前發文專門講過這個問題,當時我的結論有兩個,第一,國際貿易組織不可能讓步。第二,中國能不能與可不可以跨越五大門檻,需要做戰略評估。
這五大門檻簡約地表述為:
1、數據自由流動,互聯網自由開放
2、取消非市場化行為;
3、政府采購原則上消除內外之別;
4、成立獨立工會;
5、保護知識產權;
這五大門檻都存在著體制的背景,比如開放互聯網,中國是互聯網最發達的國家之一,但在全球排名前15的平臺上,中文信息不到2%,我們封閉了對方,同時也把自己關入了信息繭房,很多瓜眾所認為的真相其實是假相。
舉一個無關痛癢的例子,復旦張維為提到的美國貧困人口的比例,12.4的美國人生活在貧困中,人數高達4120萬,其中1850萬人極度貧困,這個數據正確嗎?完全正確,但信息的不流通,這個正確的信息卻是一個錯誤的引導,因為美國的貧困線標準與中國不同。
美國年收入低于14500美元的都列入貧困人口,相當于個人年收入105000元人民幣,如果是四口之家,年收入低于3萬美元,約216000元人民幣,皆屬于貧困家庭,列入貧困線可以得到政府醫療、住房、學生免費餐、助學金多種補貼; 一比較就清楚了,中國有九億人月收入在二千人民幣以內,張維為卻說中國的老百姓是世界上最富有的,如果信息打開,張維為還能一節課拿到18萬的酬金嗎?
面對中國的現實,任何一位網友都會說難以跨越CPTPP的五大門檻,但商務部還是要繼續努力,因為要叩開的不是CPTPP的大門,而是全球化的通途,這是應對關稅戰的最優選。在全球化的時代,任何一個國家都不可能通過封閉的內循環在未來競爭中獲得優勢,不能融入全球化,全球供應鏈將不再依賴中國,并成功地將中國擠出供應鏈,沒有不能到達的火山禁地,在全球供應鏈上,也不存永遠不會被擠出的中國制造。
中國目前的策略是以海南為試點,邊走邊看,相當一個時期,重點還是在建立一個可以閉環的國內大在市場,這意味著一批外向型企業要倒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