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最新數據顯示,印度空軍即將迎來前所未有的變革。俄羅斯批準向印度緊急交付30架蘇-57E隱身戰斗機,涉及核心源代碼和發動機技術轉讓,全球軍事格局由此驟然生變。該項交易不僅打破了南亞地區的空中平衡,更讓中國、巴基斯坦、美國在內的多方格外警覺。
軍火交易的“核爆”
印度與俄羅斯簽署蘇-57E隱身戰機采購協議,消息一經公布,便在全球防務圈引發強烈震動。2025年6月,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SIPRI)最新報告顯示,印度已躍升為全球第三大軍費支出國,年軍費預算突破810億美元。如此巨額投入為這場跨國軍售埋下伏筆。
30架蘇-57E的背后,是俄羅斯對印度的全方位技術開放。據俄新社報道,協議不僅涵蓋整機交付,更包括發動機核心技術和飛控系統源代碼。這類級別的轉讓在國際軍貿史上極為罕見。俄印雙方還約定相關機型可在印度本土組裝,未來補充訂單規模有望擴展至100架。
外界關注的焦點不僅在于數量,更在于“質”的飛躍。蘇-57E定位為五代重型隱身戰機,具備超音速巡航、隱身突防和多目標作戰能力。此前,印度空軍長期依賴蘇-30MKI和法制“陣風”等三代、四代機型。蘇-57E的到來,將使印度空軍實現從“跟跑”到“并跑”的歷史跨越。
本輪交易還涉及到AMCA(印度國產五代機)項目的技術補全。憑借俄羅斯提供的發動機和飛控技術,印度航空工業有望縮短自主研發周期,為其戰略自主添磚加瓦。
區域安全新變量
印度大批量引進蘇-57E,直接觸動了中國、巴基斯坦、美國等多方敏感神經。中國空軍已大規模列裝殲-20隱身戰機,并在邊境部署形成體系作戰能力。巴基斯坦正推進殲-35采購計劃,力圖縮小與印方的代差。美國則在“印太戰略”框架下積極拉攏印度,遏制中俄影響。
此次軍售打破平衡的本質,在于俄羅斯對印度的“放權”程度。數據顯示,蘇-57E合同單價約為1億美元,遠低于法國“陣風”的2.2億美元。更重要的是,俄羅斯公開向印度轉讓源代碼和發動機制造技術。2019年中國曾尋求獲得蘇-57核心技術,但遭到俄方婉拒。對比之下,印度此次獲益無疑“超標”。
巴基斯坦軍方高層已公開表示,若印方蘇-57E交付在即,將緊急推動殲-20采購進程。印度空軍內部消息顯示,首批蘇-57E計劃于2026年底前到貨,未來4年內總數將提升至70架以上,足以改變南亞空中力量對比。
美國國防部發言人6月表示,“關注地區武器擴散動態”,但并未透露進一步舉措。實際上,印度日益加深的俄制裝備依賴,給美國在南亞的影響力投下陰影。五角大樓內部報告指出,印度若完全掌握蘇-57E相關技術,其自主軍工實力將獲得質的提升。
金錢、地緣與盟友的“三重算盤”
本輪軍售的背后,是俄羅斯在全球戰略格局中的新布局。俄烏沖突已持續三年,西方制裁壓縮了俄羅斯的石油、天然氣出口空間。2025年上半年,俄羅斯出口軍火總額同比增長14.9%,印度成為最大買家。俄方急需通過高端武器出口獲取外匯,同時爭取更多“非西方朋友圈”的支持。
印度此時選擇大單采購,并非一時沖動。2025年5月,印巴邊境爆發空戰,印方損失多架主力戰機。印度空軍評估后認為,現有三代半機型無法應對隱身威脅,必須加快五代機換裝步伐。此前AMCA項目遭遇技術瓶頸,發動機、雷達等核心部件高度依賴外部供應。俄方的“技術大禮包”恰是解決燃眉之急。
俄印合作的深化,還反映出兩國對美國戰略拉鋸的共同需求。俄方一方面不愿失去中國這一大客戶,另一方面又希望通過“扶持印度”維持南亞平衡,避免中國一家獨大。印度則在美俄間靈活平衡,既保留美制裝備采購渠道,又在關鍵技術領域爭取“自主可控”。這種復雜的三角關系,為南亞局勢增加更多變數。
印度能否“消化”五代機?
雖然俄印協議內容豐富,但業內普遍質疑印度的技術消化能力。以“光輝”戰斗機項目為例,該機從上世紀80年代立項到2020年服役,經歷了近40年曲折。發動機、雷達、航電等核心系統仍大量依賴進口。阿瓊坦克項目同樣因“東拼西湊”飽受詬病。印度軍工體系一向以“慢”和“雜”著稱。
有分析指出,蘇-57E技術復雜度遠超印度現有工業水平。發動機、飛控和隱身材料是五代機的核心壁壘,即便獲得圖紙和代碼,也需配套科研體系、生產線以及高素質工程師團隊。多位俄方專家在公開場合坦言,印度短期內難以完全掌握相關技術,最快也需10年以上才能實現自主量產。
但印度并非毫無優勢。印度斯坦航空公司(HAL)近年來在波音、達索等多家國際合作中積累了部分經驗。2025年6月,印度國防部宣布斥資120億美元升級本土航空制造基礎設施,計劃在班加羅爾新建三條現代化生產線。官方希望通過“以戰代練”,提升整體制造能力,為AMCA等后續項目提供支撐。
外界擔心,若印度成功“吃透”蘇-57E技術,未來不僅限于本國裝備,還可能出口至東南亞、非洲等第三方市場。這一趨勢將進一步壓縮傳統軍火出口國的生存空間,加劇全球軍備競賽。
多方“博弈”下的南亞未來
南亞天空的風向正在發生變化。中國空軍殲-20、殲-35加速列裝,巴基斯坦尋求與中國深化合作,印度則全力推進蘇-57E換裝。三邊力量此消彼長,沖突風險也逐步上升。
俄羅斯防務智庫2025年6月發布的研究報告指出,印度獲得蘇-57E后,將在高原空域、海上防空等領域具備全新作戰能力。該機型的遠程打擊和隱身突防性能,對現有預警和防空體系構成挑戰。中國軍事專家認為,蘇-57E雖在某些技術指標上遜于殲-20,但在高原條件下的適應能力和多用途作戰屬性為印度帶來“補短板”效應。
美印關系也因俄制裝備而面臨新考驗。美國正積極推動“F-21”、“F-35”對印出口,試圖搶回市場份額。美國智庫CSIS警告,印度若在俄美之間頻繁搖擺,未來可能遭遇“二選一”壓力。與此同時,印度在“全球南方”國家中的影響力有所提升,被視為“非西方大國”的代表。
巴基斯坦方面,面對印度的五代機威脅,正加快“巴中聯合隱身機”研發進度。巴基斯坦空軍參謀長日前表示,現有中巴“梟龍”升級版將在2027年前形成初步作戰能力。雙方在新一代電子戰、遠程導彈等領域的合作也在同步推進。
在區域層面,蘇-57E交付不僅將改變南亞空中格局,也為中俄、俄印、美印等大國關系帶來全新變量。未來幾年,南亞或將成為全球軍備競爭的“試驗田”,每一次采購、每一輪演習都可能成為影響國際秩序的風向標。
參考資料:普京政府已同意,緊急交付印度30架蘇57,中方擔心之事發生?
2025-07-07 11:03·第一軍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