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jù)央視新聞報道,7月6日,美國總統(tǒng)特朗普在“真實社交”發(fā)文,稱馬斯克成立新黨“糟糕透頂”,還說其過去五周政治動向“完全脫軌”。這是特朗普對馬斯克7月5日宣布成立“美國黨”的強勢回應(yīng),也意味著兩人關(guān)系從曾經(jīng)的合作走向公開對抗,一場政治交鋒就此拉開序幕。
特朗普在長文中,毫不留情地批評馬斯克的新黨計劃。他強調(diào),美國歷史上第三黨從未成功過,只會帶來“徹底的混亂與動蕩”。特朗普覺得,馬斯克的舉動完全是在瞎折騰,不符合美國的政治傳統(tǒng)。他還把馬斯克比作“脫軌的火車”,說其現(xiàn)在的狀態(tài)就像“火車事故”一樣,局面很糟糕。這一系列的批評,顯示出特朗普對馬斯克新黨的強烈不滿,也想借此打壓馬斯克的政治野心。
特朗普(資料圖)
馬斯克曾是特朗普陣營的重要支持者,之前還大力捐助特朗普的競選活動。但如今,他卻宣布成立新黨,目標是代表“80%的中間選民”,這對共和黨來說,可能會分流保守派選民,影響共和黨在選舉中的表現(xiàn)。特朗普的激烈反應(yīng),也說明他意識到了馬斯克新黨對自己和共和黨的潛在威脅,這場沖突可能會重塑美國的政治格局。
今年6月30日,特朗普政府推動的“大而美”稅收和支出法案正式生效。這個法案取消了電動汽車消費者的稅收抵免,這直接影響到馬斯克旗下特斯拉的利益。作為電動汽車制造商的首席執(zhí)行官,馬斯克對此非常不滿,他多次批評該法案會增加聯(lián)邦赤字,和政府效率目標背道而馳。他還威脅說,如果法案通過,第二天就成立新黨。最終,他也確實這么做了,7月5日,“美國黨”正式宣布成立。
在成立新黨之前,馬斯克在社交平臺上進行了多次民意調(diào)查。比如6月5日的投票,有563萬次參與,80.4%的人支持成立新黨;7月4日的投票,約124.9萬網(wǎng)民參與,65.4%支持。這些數(shù)據(jù)讓馬斯克覺得自己有足夠的民意基礎(chǔ),他認為美國民眾對兩黨制不滿,希望有新的政治力量出現(xiàn),于是他想抓住這個機會,通過成立“美國黨”來進入政治舞臺,成為一股新的政治力量。
美國的選舉人團制度對第三黨非常不友好,48個州實行“贏者通吃”,即獲得該州多數(shù)選民票的候選人拿走全部選舉人票。這就導致第三黨很難通過獲得部分選票來積累政治資本。喬治敦大學政治學教授漢斯·諾埃爾指出,在美國現(xiàn)行制度下,第三方政黨很難通過贏得20%-30%的選票在議會中獲得席位并發(fā)展壯大,歷史上只有1968年“美國獨立黨”獲得過選舉人票,之后再無先例。
各州對新政黨的注冊和候選人資格認證有不同規(guī)定,比如需要一定數(shù)量的選民簽名、候選人居住要求等。像加州,新政黨需要7.5萬注冊黨員或者110萬選民簽名,這對于剛成立的“美國黨”來說,是個巨大的挑戰(zhàn)。很多第三方候選人都因為選民簽名等要求而失敗,雖然馬斯克有錢,但這些程序需要時間和精力去完成,不是光靠錢就能解決的。
美國長期以來是共和、民主兩黨輪流執(zhí)政,兩黨在政治資源、組織架構(gòu)、資金籌集等方面都有壓倒性優(yōu)勢。新政黨要想打破這種壟斷,需要建立廣泛的基層組織和穩(wěn)定的聯(lián)盟,這對于初入政壇的“美國黨”來說,困難重重。歷史上,羅斯·佩羅的“改革黨”、楊安澤的“前進黨”等第三黨嘗試,最終都沒能持續(xù)下去,成為不了主流政黨。
馬斯克(資料圖)
馬斯克成立新黨的消息一出,特斯拉的投資者就坐不住了。7月7日,特斯拉股價盤前下跌超過7%,如果持續(xù),市值將損失約700億美元,馬斯克個人財富縮水90億美元。投資者擔心馬斯克過度涉足政治會分散精力,影響特斯拉的發(fā)展。知名分析師丹·艾夫斯說,現(xiàn)在是特斯拉發(fā)展的關(guān)鍵時期,馬斯克搞政治和投資者的期望不符,很多投資者對他頻繁參與政治感到厭煩。
特朗普的盟友、風險投資家詹姆斯·菲什巴克采取了實際行動來對抗馬斯克。他宣布推遲推出與特斯拉掛鉤的ETF上市,還致信特斯拉董事會,要求馬斯克澄清政治抱負,評估是否和他作為CEO的職責相符。他覺得馬斯克成立新黨是“做得太過”,希望他把精力放回特斯拉。這一行為不僅影響了特斯拉的融資計劃,也顯示出特朗普陣營在商業(yè)領(lǐng)域?qū)︸R斯克的打壓。
馬斯克旗下的SpaceX等企業(yè)依賴政府訂單,成立新黨與特朗普政府對抗,可能會讓這些企業(yè)在獲取政府合同時面臨風險。比如“大而美”法案已經(jīng)影響了特斯拉的利益,如果未來政府在政策上對馬斯克的企業(yè)進行限制,可能會對他的商業(yè)帝國造成更大的沖擊。商業(yè)和政治的緊密聯(lián)系,讓馬斯克的新黨計劃不僅面臨政治上的挑戰(zhàn),還有商業(yè)上的風險。
雖然馬斯克在商業(yè)上很成功,但在政治領(lǐng)域他還是個新手。他缺乏深厚的政治人脈和組織經(jīng)驗,“美國黨”的發(fā)展需要專業(yè)的政治運作,比如制定政策綱領(lǐng)、建立基層組織、應(yīng)對媒體輿論等,這些都是他需要面對的難題。而且他的“暴脾氣”在政治博弈中可能會帶來問題,政治需要耐心和策略,不是靠“鈔能力”就能解決一切的。
馬斯克聲稱代表“80%的中間選民”,但實際情況可能沒那么樂觀。雖然民調(diào)顯示很多人對兩黨不滿,但真正愿意支持新黨的選民有多少呢?中間選民往往比較務(wù)實,他們可能更關(guān)注新黨能否帶來實際的政策改變,而不是僅僅一個新的政黨名稱。如果“美國黨”不能提出切實可行的政策,吸引中間選民的支持會很困難。
面對新黨的威脅,共和黨和民主黨可能會聯(lián)合起來打壓。從特朗普的激烈反應(yīng)就能看出,共和黨不會坐視新黨分流自己的票源,民主黨也不希望有新的政治力量崛起影響自己的地位。兩黨可能會在政策制定、選舉規(guī)則、輿論宣傳等方面對“美國黨”進行限制,讓新黨的發(fā)展舉步維艱。
馬斯克(資料圖)
馬斯克成立“美國黨”,本想在政治上打開一片天地,卻沒想到首個惡果這么快就出現(xiàn)。特朗普的嚴厲批評、商業(yè)領(lǐng)域的反噬、制度上的重重壁壘,都讓“美國黨”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馬斯克是能憑借自己的財力和影響力打破僵局,還是最終成為美國政治史上又一個失敗的第三黨嘗試,時間會給出答案。但可以確定的是,這場政治博弈才剛剛開始,美國的政治舞臺又多了一場精彩的較量。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