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這個老頭,打仗可精著呢!
為了讓南線扎波羅熱和赫爾松那塊穩(wěn)如泰山,他硬是在第聶伯河邊放了12萬人,扎波羅熱又堆了12萬。
這可不是小數(shù)目,整整20多萬大軍擺在那兒,當(dāng)釘子戶死守不動,烏軍想啃這塊硬骨頭?難!
只要這條防線不垮,俄軍在頓巴斯東線或者北部邊界,基本就是贏多贏少、占便宜大小的區(qū)別了。
就怕上頭把這南線的兵抽走一部分去支援別處,那麻煩可就大了。
為啥兩邊都喜歡在南線搞事?
核心秘密就在于,后勤補給能力差太多了!
仔細(xì)分析南、北、東三線:
南線扎波羅熱/赫爾松: 烏克蘭補給優(yōu)勢最大! 他們離自己后方的大動脈近,物資裝備嘩嘩地往前送。
北線哈爾科夫/蘇梅方向: 烏克蘭也有優(yōu)勢,比靠布良斯克、庫爾斯克、別爾哥羅德這些俄羅斯后方基地補給的俄軍強不少。
東線頓巴斯: 雙方運力差距最小。 俄軍靠著頓涅茨克、北頓這些城市的交通網(wǎng),補給反而最順暢,同樣兵力的戰(zhàn)斗力在這兒發(fā)揮得最好。
所以俄軍老想主攻東線,占后勤便利的便宜。
烏軍自然要盯著南線和北線找突破口,主要看中的就是自家強大的運輸能力。
烏克蘭還有個“殺手锏”優(yōu)勢,內(nèi)線作戰(zhàn)!
你可以想象俄軍像一個巨大的弧形包圍圈兩千多公里長,把烏軍圍在中間。
烏軍把預(yù)備隊和重要物資存在扎波羅熱、第聶伯羅、卡夫巴斯這個“金三角”區(qū)域,往南支援、往東調(diào)動都賊快,調(diào)去北面哈爾科夫方向也不慢。
再加上烏克蘭鐵路效率超高,更是把這機動優(yōu)勢放大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