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你走吧,我在這兒挺好。”
這一句話,簡直像雷劈在一堆哭得鼻涕眼淚一把抓的小朋友中。
新生入園的第一天,其他孩子都抱著家長腿哇哇大哭,像被丟進(jìn)狼窩似的。只有一位小朋友,背著書包、邁著小碎步,笑呵呵地和老師打招呼,轉(zhuǎn)頭還拍拍媽媽的手說:“快走啦你,別上班遲到啦。”
你說神奇不神奇?這是一位關(guān)系很好的幼師朋友告訴我的。
這孩子叫琪琪,朋友接著說:“你可能以為不哭的是膽子大的,其實我看多了,往往是這種孩子,家里給得起真正的安全感。”
為什么有些孩子一入園就秒哭,有些孩子卻能波瀾不驚地?fù)]手再見?這背后藏著什么家庭教育的差異?我特地跟這位幼師朋友聊了聊,越聽越覺得——孩子的表現(xiàn),其實就是家庭的一面鏡子。
那些第一天上幼兒園不哭的娃,多半來自這3種家庭。
? 一、家庭溫暖,孩子無懼離別
琪琪的故事并不是偶然,心理學(xué)中稱之為“安全依戀”。
- “安全依戀”是一種孩子對家中大人穩(wěn)定陪伴的信任感。
當(dāng)孩子知道,無論何時回頭,總有人在身后支持自己,他的心里就不會那么害怕,也不會輕易被陌生環(huán)境擊垮。
這也解釋了為什么有些孩子第一次入園就哭得像天塌下來,而琪琪卻能輕松面對。
因為她在家中早已扎穩(wěn)了安全的根基。家人不僅陪伴孩子,更用實際行動告訴孩子“你是被愛和被保護(hù)的”,這種無言的承諾給了孩子無與倫比的內(nèi)心力量。
? 二、家長情緒,孩子的風(fēng)向標(biāo)
很多家長不理解:“我家孩子以前挺獨立啊,怎么一到幼兒園門口就變了?”
我想說,你自己先看看你那天的狀態(tài)。
我見過太多家長,早上送孩子的時候臉上寫滿焦慮、緊張,甚至連情緒都不加掩飾:
- “快點啊你怎么這么慢!”
- “別哭,別丟人!”
- “你要是再不乖我就走了!”
說這些話的時候,你可能覺得是在“教育”孩子,其實,你是在把自己的焦慮傳染給他。
孩子是情緒的感應(yīng)器,他根本聽不進(jìn)你說了什么,他只感覺到了——媽媽好像也很慌,我是不是真的要被丟下了?
而另一種家長是這樣的:
“你現(xiàn)在有點緊張,是不是?我理解的,第一次來這里,環(huán)境確實不熟悉。你慢慢來,媽媽會在門口等你一下下。”
有的媽媽甚至直接說:“不急,我就在外面,你不著急進(jìn)去也沒關(guān)系,看看別的小朋友怎么玩,好不好?”
語氣溫柔、節(jié)奏放緩,哪怕孩子眼淚汪汪,也能在幾分鐘后慢慢放松下來。
我真的遇到過一個爸爸,送娃那天孩子不愿松手,他沒吼沒罵,就蹲下來抱了一會,輕聲說:“我知道你現(xiàn)在有點難受,你先抱我兩分鐘,我們一起做個深呼吸。”
然后真的一起吸氣呼氣,孩子哭著哭著就笑了。
我站在旁邊看得都想給他鼓掌。
? 三、從小有“短暫分離”的家庭
還有一類孩子,也很容易在入園時表現(xiàn)得“超穩(wěn)”。
那就是——小時候經(jīng)常經(jīng)歷“短時間的分離”。
比如從一歲多開始,就偶爾會單獨跟爺爺奶奶、外公外婆待半天;有時候媽媽去出個差、上個班,孩子也能理解“她是會回來的”。
這種孩子,雖然一開始也會不適應(yīng),但不容易徹底崩潰,因為他知道,這種離開不是永別,是一種“會結(jié)束的暫時狀態(tài)”。
還有些家庭特別會提前做心理預(yù)演。
我一個朋友在入園前一個月,就開始和孩子玩“幼兒園扮演游戲”:
- 一起背書包、排隊打飯;
- 假裝媽媽去上班,過五分鐘再回來“接娃”。
雖然只是在家里“演戲”,但孩子已經(jīng)開始把“媽媽會走一會兒、然后回來”這個概念吃透了。
她家娃入園當(dāng)天情緒有些起伏,中午飯點時偷偷抹了幾滴眼淚。但老師說她睡一覺起來就精神了,下午還主動去拉別的小朋友玩。
你看,這種孩子并不是天生“情緒免疫”,而是他們在一次次“小別離”中,把父母的愛變成了“看不見但信得過”的存在。
不過,有種孩子其實挺讓老師頭疼的。
那就是:第一天一點反應(yīng)沒有,過幾天突然爆哭。
乍一看你以為“這孩子可真淡定”,結(jié)果第五天就開始每天哭著不愿去上學(xué)。
為啥?因為他壓根兒不是不難過,只是情緒延遲而已。
這種娃,往往在家是懂事慣了的“乖寶寶”:
- 什么都不說,什么都答應(yīng);
- 被夸“真聽話”、“不惹事”;
- 可心里可能壓抑得不得了,只是沒人注意。
當(dāng)新環(huán)境帶來的壓力累積到一定程度,他就會一下子爆發(fā)。
所以,淡定不代表不需要安慰。
我建議家長即使看到孩子沒哭,也別立刻掉以輕心。可以每天回家后,跟孩子聊聊:
“今天有什么特別的事情嗎?”
“有沒有哪個小朋友和你玩?你覺得老師好嗎?”
這樣,孩子有地方釋放情緒,哪怕有點小委屈,也能被及時消化,不至于“積壓成山”。
? 辣媽語錄:
其實,孩子入園第一天的表現(xiàn),不是“考驗孩子”,是“考驗家庭”。
一個愿意花時間陪伴孩子、給足情緒回應(yīng)、懂得提前預(yù)演分離的家庭,才有可能培養(yǎng)出真正“有底氣”的孩子。
入園,不是分離的開始,而是孩子成長的第一步獨立探索。
作為父母,我們要學(xué)會——在適當(dāng)?shù)臅r刻放手,才能看見孩子真正的成長,你說對嗎?
還記得你家孩子第一天上幼兒園是什么場景嗎?歡迎分享給大家你的經(jīng)驗!
特別聲明:以上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