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的市值已經攀上新頂峰,并創造了全球商業史的奇跡。
當地時間7月9日,英偉達股價一度較前一交易日上漲3%,達到164美元區間,市值突破4萬億美元(約合28.7萬億元人民幣),成為全球首家達到這一里程碑的企業,但收盤市值回落至4萬億美元以下。7月10日,英偉達報漲0.75%,市值達4.03萬億美元。
但英偉達的登頂之旅并非一帆風順,而是起伏跌宕。
對于英偉達市值飆升的原因,主要得益于全球對AI計算能力的爆發式需求,即微軟、亞馬遜等科技巨頭競相投入巨資建設數據中心,初創企業進行模型訓推對高端GPU也有高需求。此外,業界對美國限制政策擔憂放緩,機構對英偉達看好及目標價上調也推動了其股價上漲。
多數機構分析師對英偉達的前景保持樂觀,并且紛紛提高了其目標價,但其未來也面臨技術迭代競爭、市場需求波動和科技巨頭自研芯片或尋求其他合作伙伴等潛在挑戰。
登頂之旅盡顯“狂飆”
成立至今,英偉達成為全球最快達到4萬億美元市值的企業。
得益于在全球AI芯片市場占據主導地位,英偉達的市值曾于2021年8月突破5000億美元。而在ChatGPT于2022年11月引爆全球人工智能市場后,英偉達的市值也同步開啟高歌猛進,即2023年6月突破1萬億美元,2024年3月達到2萬億美元,2024年6月飚至3萬億美元,直到今年7月創造市值打破4萬億美元關口的奇跡。
行業分析指出,這樣的“狂飆”速度,一路見證了科技時代的變遷,算力成為新的“信仰”。英偉達的4萬億美元市值不僅是企業里程碑,更標志著算力成為全球經濟核心通貨。
此前,蘋果在2024年底創下3.915萬億美元的市值高位紀錄,但由于在AI方面的進展不及預期和受到關稅動蕩影響,導致市值持續下降,如今以3.19萬億美元市值位居全球第三。而英偉達與微軟交替占據全球市值榜首,最終英偉達一馬當先,率先突破4萬億美元。
據統計,英偉達的市值從1萬億美元增至2萬億美元耗時9個月,從2萬億美元增至3萬億美元僅用時約3個月,從3萬億美元增至4萬億美元歷經13個月。此外,2025年初至今,英偉達累漲超21%,而在2023年和2024年分別錄得239%和171%的年度漲幅。
另外,倫敦交易所LSEG的數據顯示,英偉達的市值已超過加拿大和墨西哥股市的總價值,超過英國所有上市公司的總價值,大致相當于日本的GDP。而在全球半導體行業,英偉達的市值也超越了臺積電、博通、AMD、高通、英特爾等幾乎所有其他公司的市值總和。
值得一提的是,英偉達股價是自5月底財報發布以來,開啟了節節攀升的態勢。
財報數據顯示,截至2026財年第一季度,英偉達實現營收達440.6億美元,同比增長69%;GAAP凈利潤187.8億美元,同比增26%。其中,數據中心業務成為核心增長引擎,實現391億美元營收,同比增長73%,占總營收比例高達89%。
英偉達創新紀錄的市值凸顯了其GPU芯片是全球人工智能革命的基石。Wedbush分析師Dan Ives)表示:“對于英偉達而言,這是一個歷史性時刻。而科技領域正在展示自身實力,并表明人工智能革命正在進入由單芯片驅動的人工智能主導的下一個增長階段。”
“三面出擊”拱衛突破
在最近幾個月歷經特朗普政府引發的關稅動蕩后,英偉達的股價已經從4月份的低點反彈了約74%,今年上漲22%,市值創下了歷史新高,但遠低于往年同期的增長速度。
“英偉達芯片的需求顯然極為旺盛,”扎克斯投資管理公司客戶組合經理布萊恩·馬爾伯里(Brian Mulberry)表示,其產品是AI進入下一階段的必需,而市場在4月以來的快速反彈中已重新聚焦這一點。“(該股)過去90天的表現相當驚人,這一點毋庸置疑。”
對于英偉達市值飆升的原因,在業界看來,主要得益于全球對AI計算能力的爆發式需求,微軟、亞馬遜等科技巨頭競相建設數據中心,對英偉達高端AI芯片產生持續強勁的需求。
彭博社匯編的分析師平均預期顯示,微軟、Meta、亞馬遜和谷歌等公司下一財年資本支出預計達3500億美元,高于本財年的3100億美元。這些公司貢獻了英偉達40%以上的營收。同時,新興科技企業進行模型訓練與推理,對英偉達的高端處理器也有高需求。
此外,除了對美國限制政策擔憂放緩,機構對英偉達看好及目標價上調也推動了股價上漲。
花旗將英偉達2027財年和2028財年的數據中心銷售額分別上調5%和11%,理由是強勁的自主AI需求將為英偉達帶來更多拓展機會。花旗分析師AtifMalik預計,“2028年數據中心AI芯片的整體潛在市場將達到5630億美元,高于先前預估的5000億美元。2025年僅主權AI業務就有望為英偉達貢獻數十億美元營收,2026年營收占比可能進一步提高。”
今年以來,英偉達不斷強調正在向AI基礎設施企業轉型,并在全球多國探討AI基建。而加速主權AI建設,加碼政府與超大規模合作項目,將有助于其進一步拓展全球化市場。
顯然,英偉達市值創出新高峰,仍然根源于其在行業壟斷地位以及產品技術的領先性。
為了維持高增長及開拓更多增長級,英偉達正在產品戰略上“三面出擊”,即穩固AI領先地位,每年發布新一代AI芯片,依托Blackwell及后續新品不斷加強技術優勢;為市場提供AI芯片以外的產品,包括軟件、云服務和網絡芯片在內的解決方案,從而更好地發揮AI芯片的作用;以及大力開拓機器人、自動駕駛等新興增量市場,形成更多元增長引擎。
股價暴跌觸底反彈
在全球局勢變化下,英偉達的市值登頂并非一帆風順,并且在今年遭遇了兩個低點。
今年1月,中國人工智能初創企業開發的DeepSeek,憑借其強大的功能和高性價比震驚華爾街和硅谷,引發了市場對所需半導體數量減少的擔憂,并導致英偉達股價一度暴跌。
但實際上,DeepSeek的出現并未減少市場對英偉達的算力需求。
美國投資銀行富瑞集團的最新研報顯示,DeepSeek不僅沒有讓大模型軍備競賽放緩,反而讓市場對英偉達的需求還在增加。2025年上半年的162天內,中國和美國參與模型競爭的10家科技公司,發布或迭代了至少23版大模型,平均每7天就有一版新的大模型誕生。
另一方面,4月特朗普的關稅威脅加劇了全球宏觀經濟擔憂,進一步引發拋售,英偉達的投資者紛紛從該漲幅最高的股票轉向防御性板塊。此后,隨著貿易談判取得進展,且公司財報顯示大客戶支出“全速推進”,投資者重拾對風險資產的信心,英偉達股價再度起飛。
不過,受到美國政府監管,英偉達未能在其主要市場之一的中國銷售先進AI半導體。今年5月,英偉達CEO 黃仁勛曾指出,由于美國政府禁止英偉達H20芯片對華出口,英偉達不僅因庫存注銷而損失了55億美元,還將被迫放棄中國市場150億美元的銷售收入。
盡管對中國的銷售額在減少,但來自美國以及中東等新興市場的需求增長,支撐了英偉達的持續發展。據英偉達發布的預測稱,2025年5月至7月,其銷售額將同比增長50%。微軟、Meta等公司持續在AI開發上投入巨資,推動了對英偉達高性能半導體的強勁需求。
同時,英偉達尋求在全球建設“AI工廠”等措施開拓更多機會,包括將向“星際之門阿聯酋”項目供應高性能芯片,以在當地建設1吉瓦的“計算集群”。“星門計劃”是特朗普1月宣布的一項5000億美元AI基礎設施倡議,被稱為擴大美國科技影響力的關鍵舉措。
值得注意的是,鑒于對中國市場的充分重視,英偉達仍在積極研發針對中國市場的定制AI芯片,據傳計劃最早于9月推出。該芯片將利用英偉達Blackwell RTX Pro 6000處理器,并去除一些最先進的技術,以符合美國出口管制規定和增在中國市場的影響力。
但在美國政策不確定的背景下,中國客戶也越來越擔心過度依賴英偉達產品的風險。
前景看好但存挑戰
對于英偉達的前景,多數機構分析師保持樂觀,并且紛紛提高了英偉達的目標價。
其中,花旗分析師AtifMalik將英偉達的目標價從180美元上調至190美元,同時還有34位華爾街分析師給出“買入”評級,平均目標價為175.97美元。
另外,日本瑞穗證券(Mizuho Securities)的分析師Vijay Rakesh將英偉達的目標股價從170美元提高到185美元,并表示:“我們看到,Rubin(英偉達的下一代AI芯片)將按計劃推出,同時英偉達正在為中國開發新的加速器,盡管目前未能發貨。”
根據當前態勢,突破5萬億美元市值,正在成為投資者對英偉達的新預期。
例如巴克萊銀行(Barclays)分析師認為,“英偉達是我們關注的2025下半年最具上漲潛力的公司,因為對英偉達Blackwell系列芯片銷售持樂觀態度”。巴克萊將英偉達的目標價上調至200美元。這一目標價如果實現,意味著英偉達市值將達到4.9萬億美元。
不過,即便市場對英偉達前景普遍看好,但其未來也面臨著技術迭代競爭、市場需求波動和大客戶已在自研人工智能芯片或尋求其他合作伙伴等潛在挑戰,從而促使對英偉達的依賴可能減弱。同時,業界也不乏一些對英偉達乃至全球AI熱潮的唱衰聲。
華爾街知名大空頭JimChanos表示,“圍繞AI熱潮的整個生態系統”讓人聯想起21世紀初的互聯網泡沫。他認為,一旦AI市場退縮,各企業很可能減少資本支出,相關項目將會被擱置。如果發生這種情況,將立刻從令人失望的營收和業績指引中體現出來。
“雖然市場還沒有走到這一步,但許多人低估了相關風險。”Chanos強調。
BokehCapital Partners首席投資官Kim Forrest則警告稱,人工智能是一種非常高效的工具,但目前通過大型語言模型和大型推理模型實現的人工智能不太可能達到預期效果。
無論如何,英偉達第二季度的財報數將成為業界的重要衡量參考。按照交易所日程安排,英偉達將于8月27日公布第二季度業績,且預計第二季度收入為450億美元(±2%)。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