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說了嗎?美國的孩子好幸福啊,每天下午2點就放學,沒有作業,就是玩兒。真羨慕啊!
我先問你,你先去觀察觀察他們:玩兒的孩子皮膚好不好?回想一下,看打籃球社區里面孩子的皮膚是白色的多還是黑色的多?黑色多。那為什么白人孩子很少呢?是不喜歡打籃球嗎?
誰不喜歡玩呢?在美國,能夠在下課之后早點去玩的孩子,基本都是家庭收入在中下層以上的。那美國高收入人群的白人孩子,比如華爾街精英的孩子,或者爸媽是耶魯、哈佛畢業的那幫孩子,學習其實很苦,甚至比我們中國的孩子還要拼。
不可能?那是因為人家不想讓你看到他們的孩子那么卷,知道吧?他們只想把那些孩子玩得開心的視頻放給你們看。為什么他們要這樣做?我再給你講個經典的故事,很多人不知道,今天講完之后,家長朋友們可能會覺得“哇塞,那幫人怎么那么壞”。
美國在70年代的時候,開過一個巨頭會議,參會人員包括政府人員和各種精英大咖。要知道,美國在教育方面曾經比中國好很多——中國解放時,文盲率是80%,而美國當時的文盲率還不到10%,確實領先不少。但當時他們發現,窮人如果也這么有知識,包括黑人也越來越有文化,可能會帶來一些問題。
所以他們想了個法子,要讓窮人永遠停留在貧窮階段,有錢人則繼續有錢。他們想的什么“壞招”呢?就是現在網上很有名的“奶頭樂”理論。
什么叫“奶頭樂”?就像一個孩子哇哇大哭時,先給他個奶頭吮一吮,讓他及時得到快樂。他們奉行給窮人“奶頭”的理論,意思是讓窮人獲得最初級、最低級的快樂就夠了。比如在社區搞個籃球場,讓大家打球;還有可樂、漢堡這種能即時帶來快樂的東西。
你看,美國窮人現在吃的多是炸雞、漢堡。有人說,看美國人的身材就能知道他們的階級——如果是超級大胖子,幾乎都是吃炸雞、家里常備各種有“科技與狠活”的罐裝食品的人。因為這些東西能讓人快樂,碳水化合物會讓人產生愉悅感。
他們這么做之后,現在的后果是什么?美國的文盲率居然達到了20%-30%,有7000多萬人幾乎是文盲。而中國呢?解放時文盲率80%,現在降到了3%,減少了77%,進步非常大。
所以特朗普有段視頻里評價說,美國的教育很失敗,而中國的教育才是真正成功的,懂嗎?
所以說,所有的工作和學習,一開始肯定要付出努力和時間,過程必然是辛苦的。比如想學好數學,不刷題不行;想學好語文,不背古詩詞不行;想學好英語,回家不背單詞也不行。刷題、背單詞、背古詩文,都需要消耗時間——消耗那些本可以用來打游戲等極度玩樂的時間。
但這樣做之后,未來可能會迎來“高級的快樂”。什么是高級的快樂?就是當你有一定知識文化、有選擇權的時候:今天可以吃20塊錢的炸雞,明天可以吃200塊錢的大餐,后天還能吃2000塊錢的美食,你有選擇快樂的權利,這才是高級的快樂。而如果身處底層,可能就只能選擇最低成本的快樂。
這就是學習的意義所在。中國古話講“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小時候學習看似辛苦,但如果能有成果,未來會有更多快樂和選擇。
所以現在聽明白了嗎?還要享受那種極致簡單的快樂嗎?恐怕不要吧。應該怎么做?當然是拒絕“奶頭樂”的快樂,因為那是最低級、最無用的。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