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開完娃的家長會后,就算正式放暑假了。
孩子期末成績沒掉出班級前5,以為會掉出前10,也算有點預料之外,但在年級排名中,就沒啥水花了。
離娃跟我畫的餅,距離還比較遙遠。
不過欣慰的是孩子的語文和英語在穩(wěn)步上升,物理也比之前好了一些,數(shù)學有點慘兮兮,生物和化學也有點差強人意。
不過我的情緒不悲不喜,也沒有太多意難平,心態(tài)比較平和。
孩高中這一兩年,我對成績看淡了很多,能考好自然開心,實在考得不盡人意,也很坦然。
接納自家娃只是個普通孩子,即便他有學習能力,但吃不了太多學習的苦,努力指數(shù)不夠,也只能讓自己釋懷與自洽。
這樣想的時候,就沒有那么大的落差感與悲戚。
誰規(guī)定之前拔尖的孩子,會一直拔尖,誰能保證半路不會殺出幺蛾子。
接納變化,接納無常,也接納有些瓶頸是孩子逾越不了。
沒有太高的期待,也就沒有那么大的落差感。
比起從前孩子成績沒達到我的預期的憤怒,生氣和焦慮,現(xiàn)在的我從容了很多,原因有這幾個方面:
首先,見證了孩子從學霸變成中等生,經(jīng)歷了孩子情緒的跌宕起伏。
疼狠了才會醒悟,孩子的身體健康,心理健康優(yōu)于學習和成績。
只要娃開心,快樂,積極進取,能走到哪一步算哪一步。
降低我自己的心理預期,降低對孩子的要求,允許孩子做不到,也接納幺蛾子與無常。
其次,這兩年我持續(xù)學習積極心理學和正念,也看了很多關于情緒管理的書籍。
持續(xù)的學習也讓我的覺察力更強了,心態(tài)更平和,看待問題的視角更多元。
用更多欣賞的眼光看孩子,給孩子更多溫暖積極的反饋。
先處理好自己的情緒,再想辦法去幫助孩子與引導孩子多花點時間努力。
最后,學習始終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我再焦慮,再著急都沒辦法越俎代庖。
既然學習是孩子自己的事情,既然孩子已經(jīng)接近成年,那么孩子就應該懂得付出與得到成正比的道理。
付出多少,就會收獲多少,能吃多少苦,才能收獲別人得不到的分數(shù)。
我只想讓孩子明白:
人不能既要,又要,還要。如果吃不了學習的苦,那就要接受成績不如別人,即便不如意,也不要埋怨和意難平。
我覺得這是“反向利用”孩子想贏的心,倒逼他來想清楚高三最后一年的路要怎么走?
我想讓孩子明白,學習是他自己的事情,學業(yè)也是他自己的事情,未來也由他自主決定。
如果沉不下心,如果無法對自己狠下心投入更多的學習,那么很多美好的愿望只是泡沫。
人生只心動,不行動,那是假把式。
想到,做到,復盤,思考,重啟,再想,再做。然后將這個踐行邏輯持續(xù)。
只有將簡單的刷題重復做,堅持做,才能在平凡中提煉出來想要的一切。
所以,從昨天到現(xiàn)在,孩子即便在玩,我也沒有冒火,沒有指責孩子,更沒有嘮叨。
我只是淡淡的問孩子:
之前說的暑假計劃還算數(shù)嗎?說電子產品要我全收走,還算數(shù)嗎?需要我協(xié)助時,隨時告訴媽媽,不需要我協(xié)助時,我不會多說半個字。
我明確告訴孩子:
這是你逆風翻盤最后的機會,也是你想實現(xiàn)目標的一個關鍵階段。你自己考慮清楚,然后為自己負責與選擇買單。
說這些并不是推諉責任,而是我想把最后的選擇權交給孩子,但我愿意配合孩子所有需要我助力的地方。
這個暑假,我不想因為學習再跟孩子發(fā)生矛盾與沖突,也不想因為孩子躺平不學習,玩手機而讓自己氣到吐血。
想用更多時間來卷自己,去讀書,去寫作,去運動,去做點自己開心的事。
不想把全部關注點都放在孩子什么時候學習上,最后搞得雞飛狗跳,兩敗俱傷。
希望高中最后一年暑假,跟孩子相處愉快,能用自己的淡定帶給孩子更多從容與堅定。
希望一切美好的事情,都在路上,希望我娃在最后一年的高中生活中勇于挑戰(zhàn),擁有自己的盛放。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wǎng)易號”用戶上傳并發(fā)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