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消費者宋先生向本網反映,其在2023年11月在河南思皓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河南思皓”)購買的兩輛江淮牌QX PHEV旗艦版油電混合SUV車輛,經安徽江淮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淮集團”)查證后,發現實際車型為“勁享版”。版本差異背后,更牽扯出經銷商資質問題與消費者權益保障的爭議。截至發稿時,江淮集團尚未對此事作出公開說明,其沉默態度引發社會廣泛關注與質疑。
事件回顧:高價購車后現版本差異
2023年11月,宋先生在河南思皓汽車銷售有限公司以“旗艦版”的價格購得兩輛江淮牌QX PHEV油電混合SUV。據宋先生所述,購車時銷售人員明確宣稱車輛為“旗艦版”。然而,在使用過程中,宋先生發現車輛配置與官方公布的旗艦版存在顯著差異,缺少部分高端配置與智能系統。隨后,宋先生向江淮集團官方渠道進行查證,結果顯示其所購車輛實為“勁享版”,二者在官方定價、配置參數等方面均存在明顯差異。
跨省求證:經銷商資質存疑,車企回應模糊
發現問題后,宋先生直接聯系江淮集團總部,對方確認河南思皓并無銷售QX PHEV旗艦版車型的資質。這一回應令宋先生陷入困惑:經銷商在未獲授權的情況下,為何能以江淮汽車4S店的名義銷售車輛?高價購車與實際版本不符,是否構成消費欺詐?
針對此事,江淮集團未就“經銷商資質問題”“版本差異責任劃分”等關鍵問題作出公開回應。
爭議焦點:消費欺詐與企業責任之辯
法律界人士指出,若經銷商在未獲得相應授權的情況下,以虛假版本信息誤導消費者進行高價交易,可能涉嫌消費欺詐。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消費者有權獲得真實、準確的商品信息,若企業存在管理漏洞導致經銷商違規操作,車企亦需承擔相應責任。
此外,江淮集團的沉默態度引發輿論質疑。有觀點認為,作為上市公司與知名車企,江淮集團若對旗下經銷商的資質審核與銷售行為監管不力,不僅損害消費者權益,更可能影響企業公信力。其遲遲未公開說明,是逃避責任?還是背后存在更復雜的管理或法律問題?公眾期待江汽集團給出明確解釋。
社會反響:消費者權益保護呼聲再起
此事在社交媒體引發熱議,“江汽集團與河南思皓的權責不清,最終風險卻要消費者承擔?”消費者權益不容侵犯,企業責任更需直面。江淮集團能否打破沉默,以公開透明的態度化解爭議,維護行業信譽?本網將持續關注此事進展,推動企業回應與社會討論。
責編:宋家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