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口秀這類節目混跡內娛也有七八年了,從《脫口秀大會》到《吐槽大會》,從《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到《喜劇之王單口季》,究竟它是成為某些人躋身內娛的跳板,還是成為個人原始財富積累的源泉,呼蘭一語就將其中的天機道破了。
呼蘭做了非常形象的比喻,說像《浪姐》《披哥》這類的節目,每辦一季就盤活一些藝人,然后大家開始陸續接到各式各樣影視圈的資源,而講脫口秀出身的演員,哪怕過五關斬六將最后拿到了冠軍,歸來仍是素人。
說到憑借脫口秀平臺實現階級跨越的,不是拿了歷屆《脫口秀大會》冠軍的龐博、王勉、周奇墨、呼蘭,更不是改名后的第一季《脫口秀和ta的朋友們》的漫才兄弟,而是分別在《脫口秀大會》的第三季和第四季拿到第四名的李雪琴和徐志勝。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