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7月12日訊(記者 黃心怡) Al時代,算力成為重中之重,但先進存儲能力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
近日,來自華為、運營商等的多名參會專家表示,沒有高效安全經濟的數據存儲,即使有再強大的計算能力,也無法把數據真正有效利用起來。因此,未來AI發展方向將以計算為重心轉向以數據為重心。
目前,廣東韶關、重慶、貴州、廊坊等樞紐節點正同步建立存力中心。存力中心未來可發展成為省級災備中心,行業、區域語料庫,甚至數據產業聚集基地。
▍全國存力總規模已達1580EB
當前,人工智能掀起新一輪產業變革浪潮,而數據作為人工智能的核心要素之一,其重要性進一步提升。
據華為發布的《計算2030》預測,2030年全球數據將達到YB(約1千萬億GB)級,人類將正式進入YB數據時代。同時,隨著AI的大規模應用,整個數據價值不斷被激發,數據將從過去的沉睡資產蛻變為驅動未來整個產業發展的核心生產要素。而存力作為承載數據全生命周期價值流動、保障數據要素高效配置與安全可控的核心底座,其戰略性、基礎性作用日益凸顯。
根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等六部門發布的《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到2025年存儲總量超過1800EB,先進存儲容量占比達到30%以上,重點行業核心數據、重要數據災備覆蓋率達到100%。
中國信通院副院長王志勤介紹,我國存力建設取得顯著成效,截至2024年底,全國存力總規模已達1580EB,先進存儲占比提升至28%。然而,仍面臨“存而不用、用而不深”、核心芯片/軟件/介質短板以及存算運協同效率待提升等挑戰。
為此,她提出三點建議:探索最優路徑,共享最佳實踐;聚焦存力服務普惠與效能提升;強化技術攻關與產業協同生態構建。
工信部新聞宣傳中心總編輯王保平強調了存力的戰略價值。他表示,工信部等六部門發布的《算力基礎設施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明確提出構建“算力、存力、運力”一體化發展體系,將存力納入國家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全局。
面對國際競爭與安全挑戰,王保平呼吁,堅持創新驅動,筑牢安全根基,構建自主可控產業生態;優化全國布局,深化區域協同,推進綠色集約發展;深化融合賦能,激活數據價值,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
▍電信、聯通等加碼存力中心建設
中國電信廣東公司云中臺高級技術專家李曉軍認為,構建存儲指標體系對于牽引數據中心高質量建設非常重要。
“十五五規劃強調了高質量,這不僅僅是算力的提升,更是存力的優化,我們不能僅僅滿足于存儲容量的堆砌,要更關注存儲的性能、效率、可靠性、安全性以及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因此要構建一套科學全面的存儲指標體系至關重要。”
李曉軍透露,廣東電信正積極探索建立類似的指標體系,不僅包括傳統的LPS帶寬、時延等性能指標,更要納入PUE優化下的存儲能耗、數據讀寫效率與業務需求匹配度、數據存儲的可靠性、數據生命周期管理效率考量維度。
廣州琶洲云計算數據中心正是引入這一套指標體系來指導建設?!袄纾鶕笜梭w系中對低時延存儲的需求,為大型金融客戶提供實時風控系統,優先部署了SSD存儲,通過指標監控,確保IOPS時延滿足業務的SLA需求。同時也利用指標體系中的能耗指標,推動存儲設備和液冷技術融合,有效降低了存儲部分的PUE,實現了綠色存力。這套指標體系就像一個指揮棒,牽引著我們在數據中心建設時,更加注重存力的值,而不是在于數。”
此外,廣東電信正推動先進系統架構實現自主可控,一方面與國內的高校、科研機構、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合作,共同攻關分布式存儲、軟件定義存儲、數據湖等先進架構。另一方面也在加大內部投入,探索適合未來業務發展的新型技術。
隨著數據量爆炸式增長,生產的數據速度遠遠超過有效存儲和利用效率。
中國聯通廣東公司智算高級專家黎元寶認為,沒有高效安全經濟的數據存儲。再強大的計算能力,也無法把數據真正有效利用起來。因此,技術發展方向將來以計算為重心轉向以數據為重心。為推動算力、運力、存力重構實現商業閉環,廣東聯通成立了不少軍團,比如醫療軍團為醫院提供服務。廣東聯通也在積極打造可信數據資源空間平臺,利用隱私計算技術,讓數據可用不可見,可計量、可控的前提下,實現安全流通釋放的價值。
黎元寶舉例,中國聯通在寧夏建設了綠色低碳數據中心,通過福建和寧夏兩地之間采用400G超大專線帶寬拉通兩地網絡,讓福建的政府和企業可以把海量的冷數據備份到寧夏,實現“東數西存”。這些企業也可以利用寧夏低成本算力進行模型訓練,實現“東數西訓”。
華為數據存儲產品線戰略與業務發展部總裁王旭東表示,數據在未來的競爭中處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誰掌握了數據誰將定義產業的未來。目前中國位列全球數據產量第二,但保存下來只有5.1%,將近95%的數據因為各種原因沒有得到利用。
“隨著AI的普惠,進入多模態時代,文本、視頻、圖片等多元異構數據需要融合,傳統的網絡架構是不足以支撐整個技術的發展,因而支撐海量數據、匯聚治理加工流通的存力中心,已經在各地快速建設。”王旭東說?!澳壳?,廣東韶關、西部重慶、貴州,還有京津冀的廊坊,這些樞紐節點也在同步建立存力中心。存力中心未來可以成為省級備份災備中心,或者行業、區域語料庫,開發匯聚基地、產業聚集基地?!?/p>
▍不只是存力平臺!重慶打造行業可信數據空間
航天鴻翼(浙江)數據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鄒璇分享了重慶行業可信數據空間的建設情況。
重慶作為成渝樞紐核心節點,在存算設施建設中提出了“1、2、4、5、N”架構,即一個數據底座、兩個保障中心、四大能力中心、五大定位、多個應用場景。
按此架構,重慶行業可信數據空間將作為城市數據底座,以數據安全和數據的授權運營為兩大保障中心,來確保數據空間的可信和安全,合規、合法地開發利用和運營數據。四大能力中心則涵蓋了數據全生命周期,包括數據的可信托管中心、數據治理中心、數據開發利用中心,以及數據流通中心。
在整個項目建設過程中,重慶行業可信數據空間有五大定位,涵蓋數據儲備流通基地、AI語料基地、數據匯聚開發基地、數據產業匯聚基地等。
其中,AI語料基地是指在數據匯聚治理過程中,讓初始數據形成高質量數據集,以及供AI使用的語料庫。鄒璇強調,重慶行業可信數據空間不僅僅是存力中心,更是一個平臺,融合和匯聚上下游產業鏈,包括與下游數據標注企業合作,以及各個應用和數據安全的生態合作。
鄒璇還介紹,重慶行業可信數據空間正在推動場景落地,涵蓋工業制造、現代農業、智能汽車、交通運輸、金融服務、科技創新、城市治理等領域。比如,通過打通數據供給方、需求方和交易平臺的商業閉環,為中國汽研等合作伙伴提供了核心數據,通過可信空間生成電池評估、車輛定損等數據產品和數據服務,賦能金融保險和公共監管等業務。
按照規劃,重慶行業可信數據空間將助力構建重慶市級數據統一底座,2025年到2027年期間,逐步對接京津冀、粵港澳等八大樞紐節點,實現“東數西算”、“東數西存”和“東數西備”。在產業聚集層面,吸引大數據交易所、數據集團等企業入駐;在產業增值上,激活數據要素流通,孵化“重慶特色數據空間+產業園”建設。同時,打破政務數據孤島,提供公共數據水平,賦能民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