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在例行記者會上稱,為落實中國和塞爾維亞雙邊合作計劃,中方派遣空軍運輸機向塞爾維亞運送常規軍事物資,這是中塞雙方年度計劃內合作項目。2023年,塞爾維亞國防部在官網上發布消息稱,時任塞爾維亞國防部長武切維奇和中國駐塞爾維亞大使,參觀裝備FK-3防空導彈系統的塞爾維亞第250防空導彈旅;
2024年6月的“維多夫丹節”紀念活動上,塞爾維亞武裝部隊不僅公開展示中國的FK-3防空導彈系統,還展示中國HQ-17AE近程防空導彈武器系統。時任塞爾維亞總理武切維奇在活動上表示,HQ-17AE可以確保更好地保衛塞爾維亞的領空,并與塞爾維亞“最強大的武器”FK-3防空導彈系統默契配合;
為何它們受到塞爾維亞如此歡迎呢?除了性能之外,還有一個訣竅:數據鏈兼容性與系統集成問題已通過技術適配、聯合培訓及指揮體系融合得到解決;
FK-3/紅旗17AE系統交付前已完成與塞爾維亞現有防空指揮體系的整合。塞爾維亞第250防空旅指揮官達利博爾·亞歷西奇少校明確表示,FK-3已“完全融入塞爾維亞指揮體系”,并能與塞軍其他現代裝備協同作戰,實現空域目標的聯合探測、跟蹤和攔截;
FK-3/紅旗17AE采用模塊化設計,支持與不同制式雷達和指揮系統的數據交互。其火控雷達具備多目標處理能力(同時制導12枚導彈攻擊6個目標),并通過標準化接口適配塞爾維亞的俄/歐系裝備;
FK-3/紅旗17AE依賴中國北斗衛星導航系統進行定位和制導,避免塞爾維亞受制于美國GPS或歐盟伽利略系統的風險(歷史上北約曾通過關閉GPS削弱對手防空能力),從根源上保障數據鏈自主可控;
為了適應中國數據鏈,塞爾維亞官兵在中國接受復雜系統操作和維護培訓,涵蓋數據鏈操作、抗干擾戰術及多平臺協同流程。指揮官斯特凡·馬尼奇上尉稱,培訓使塞軍具備獨立運行FK-3/紅旗-17AE的能力;側重口碑的中國提供售后適應性改進服務,例如根據塞爾維亞地形和電磁環境優化雷達參數,確保系統在復雜戰場條件下的穩定性;
FK-3最大射程100公里,射高27公里,可攔截固定翼飛機、巡航導彈、無人機等目標,抗干擾能力與火力密度(12彈打6目標)已接近美軍“愛國者PAC-2”水平。HQ-17AE高度集成,可獨立作戰,具備行進間目標搜索、跟蹤和導彈發射能力,作戰高度為10米至10余公里,單輛戰車同時制導4發導彈攔截目標。它與HQ-17AE近程系統組成高低搭配防御網,覆蓋塞爾維亞全境(國土東西寬僅285公里),顯著提升對北約戰機的威懾力;
FK-3/紅旗-17AE部署后,塞爾維亞防空系統的探測距離、目標通道數量和毀傷效率全面提升,被塞國防部稱為“防空能力的里程碑”;
塞爾維亞國防部聲明(2024年12月):官網明確FK-3已投入使用,強調其“顯著提升空域控制能力”,并發布系統集成訓練細節;第250防空旅指揮官達利博爾·亞歷西奇少校接受《環球時報》專訪時,肯定FK-3完全融入塞軍指揮體系,且與中國合作方“持續優化系統適配性”;總統武契奇強調采購“合法透明”,防長武切維奇稱FK-3為“最強大的防空武器”,并在公開閱兵中展示;
紅旗-17AE/FK-3通過“技術嵌入、人員賦能與體系融合”等路徑實現數據鏈兼容,可靠性、有效性獲塞爾維亞國防部、作戰部隊及國家領導人多層級權威確認。此舉不僅提升塞爾維亞防空能力,更為中國軍工出口歐洲樹立技術適配范例。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