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圈太吵了,真的,誰都怕沒熱度,誰都想出現在首頁——除了王一博。
你不吵他,他是真的能消失個半年不冒個泡,不上綜藝、不接訪談,偶爾一部電影上線,或者悄悄出現在哪個時裝周,然后又消失得干干凈凈。
這在內娛,是異類。更準確說,是清流。而且,是那種活得很清醒、很自我、很有章法的清流。
誰說流量不能是硬茬?
從《陳情令》火起來之后,王一博背上的標簽是肉眼可見地飛上來的——“面癱演技”“不愛說話”“文盲偶像”“粉絲撐起來的熱度”……
講真,這些標簽現在回頭看,多半是誤讀。
娛樂圈一直愛用“流量”這把刀捧人,也愛用這把刀殺人。可偏偏王一博這人,流量有,刀鋒也不怕。他一邊承受質疑,一邊默不作聲干自己的事,關鍵是,這人做的每一件事,都不只是做樣子,而是都“做到了”。
跳舞,不是上節目擺動作,是從小練街舞練到全國比賽拿名次的主兒。主持,雖然一開始在《天天向上》是塊木頭,但人家就死磕。演戲,從男團小生演到《無名》《長空之王》這類電影,導演還真不是為了湊熱度,是真敢把角色交給他。賽車,不是玩玩摩托秀個肌肉,而是注冊的職業車手,正兒八經地比過賽、拿過獎。
你細品,他做的每一件事,如果不帶濾鏡地看,背后都有系統訓練,有苦練,有深耕。
這不是全能是什么?
他不紅得喧嘩,但紅得扎實
你要問現在娛樂圈誰最不像“藝人”,王一博得排前幾。
人家不上熱搜、不造緋聞、不炒CP、不內卷綜藝。有一說一,換作別的明星這樣低調,不出一年早就被娛樂大潮沖得連名字都不剩了。
但王一博沒掉粉,甚至是越來越穩。不是粉絲閉眼吹,是他的粉絲基本盤就不是“嗑糖”“追帥哥”那路子的,而是認他的能力。跳舞的、玩車的、愛音樂的、搞攝影的,各種圈子里都有一堆“懂”的人在撐他。
甚至時尚圈也爭著搶著讓他坐C位,巴黎時裝周上他和辛芷蕾坐在一起,像極了小說里的“豪門姐弟”。別人擺拍人設,他一身黑西裝加墨鏡,站那兒不說話都自帶氣場。
這是什么?是資本和審美市場都認了這張臉、這股氣質。你要知道,這可不是營銷能吹出來的。
章子怡早看穿他了
前段時間有個細節被翻出來,說章子怡在某次頒獎典禮上公開夸王一博:
“他是我非常欣賞的一位全能藝人。”
要知道章子怡平時夸誰都很克制,這一回她倒是說得很滿。因為她看得懂,也看得穿,這個孩子表面看佛,其實野心很大,只不過他不說,他是用作品和成績來回嘴的那種人。
章子怡這種級別的演員,不會被流量唬住,但她會被踏實的實力打動。而王一博正是那種人。他不討好,但讓你信服;他不求熱鬧,但始終在場。
這也是為什么他“消失”時沒人喊“糊了”,反而只會說一句:“他又去干正事了吧。”
他選了一條內娛不常見的路
娛樂圈有兩種活法:一種是活在鎂光燈下,靠話題續命;一種是活在自己的世界里,靠能力積攢存在感。
王一博顯然是后者。
當別的流量藝人還在為維持曝光忙到腳不沾地,他能在演完電影后直接飛去賽車場集訓,一邊拍戲一邊考摩托證,一邊拍完雜志封面一邊去野外徒步攀巖。
哪怕沒戲拍,他也能悄無聲息地跑去練車、錄歌、學新技能,不告訴任何人。網友調侃:“王一博不營業,是去進修了。”其實一點不假。
娛樂圈有很多“熱得快”的名字,但真正讓人記住的,從來都是“冷得住”的那批人。王一博不靠飯圈打call,不靠微博營銷,不靠八卦維穩,靠的是每一次出現都足夠硬核、足夠驚喜。
他不想做明星,只想做個能讓自己滿意的“人”。
王一博早就不是那個靠粉絲捧出來的流量男孩了。
他跳舞時是專業舞者,騎車時是賽車手,拍戲時是演員,鏡頭外是個不靠營業活得很通透的人。他沒有把自己變成商品,而是始終像個有血有肉、有追求、有邊界的人。
這不是每個藝人都能做到的,但他做到了。
從“別人家的偶像”變成“我們這一代人的樣子”,王一博的成長,也許真的比我們看到的更深、更沉穩。
章子怡看穿的,不只是他的才華,更是他未來能走得更遠的那股“定力”。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