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1259年,蒙古帝國的第四任大汗蒙哥,在率軍圍攻釣魚城時去世。而蒙哥的去世也為蒙古貴族之間的內戰拉開序幕,在蒙古帝國的西部,金帳汗國和伊爾汗國開始爆發沖突,雙方軍隊進行了一場持續百年的內戰。
作為成吉思汗后裔建立的汗國,金帳汗國與伊爾汗國的實力都不容小視,金帳汗國占據了遼闊的欽察草原,曾讓歐洲各國聞風喪膽。伊爾汗國則以伊朗高原為基礎,是中東地區最強大的國家之一。
金帳汗國之所以和伊爾汗國爆發沖突,則要從第三次蒙古西征講起。
公元1253年,蒙哥汗決定發動第三次蒙古西征,他任命其弟旭烈兀為指揮官,命其攻打阿姆河以西的土地。
為了擴大這支西征軍的規模,蒙哥還為旭烈兀找來了幫手,蒙哥向金帳汗國派出使臣,希望金帳汗拔都能給予旭烈兀提供支援。
蒙哥在成為大汗時,曾得到拔都的鼎力相助,因此兩人的關系一直很好,面對蒙哥的求援,拔都自然也沒有拒絕,他將金帳汗國的一部分軍隊交給旭烈兀,并且讓自己的幾位侄子參加旭烈兀的西征。
在金帳汗國軍隊的支援下,旭烈兀的西征軍進展順利,木剌夷王國和阿抜斯王朝先后被滅亡,大馬士革也被蒙古軍隊攻陷。
在拔都活著的時候,他與旭烈兀并沒有爆發矛盾,他派出軍隊支援旭烈兀,而旭烈兀則給金帳汗國的軍隊提供軍費。
公元1256年,拔都在伏爾加河流域去世,不久之后,他的弟弟別兒哥成為金帳汗,而金帳汗國與伊爾汗國的“蜜月期”也宣告結束。
旭烈兀的堂兄別兒哥,早年曾率軍護送蒙哥參加忽里勒臺大會,他為拖雷家族繼承汗位作出過貢獻,并且和蒙哥的關系也非常親密。
在旭烈兀西征期間,別兒哥經常向旭烈兀派遣急使,以此來彰顯自己的權力,在別兒哥的心中,旭烈兀只是一位弟弟,理應對兄長給予尊重。
而旭烈兀則對此非常反感,他認為別兒哥雖然貴為兄長,但是卻沒有謙讓弟弟的態度,這也讓旭烈兀開始不尊重別兒哥。
公元1257年,旭烈兀率軍攻陷巴格達,城中居民大多被處決,阿拔斯王朝也宣告滅亡。
旭烈兀屠城巴格達的消息,則讓別兒哥非常憤怒,當時的別兒哥已經改宗,他十分同情阿拔斯王朝的百姓。
不久之后,別兒哥便對旭烈兀進行了指責,他指責旭烈兀殺伐太重,并且聲稱旭烈兀未經兄長們的允許,便擅自處決阿拔斯王朝的貴族們。
與此同時,在旭烈兀的西征軍中又發生了讓別兒哥惱火的事情,在旭烈兀西征時,金帳汗國的幾位王子曾加入旭烈兀的軍隊,結果在那段時間,卻有兩位王子在營帳中離奇去世,隨著謠言的四處散播,別兒哥也將此事歸罪于旭烈兀。
而讓別兒哥最終決定向旭烈兀開戰的原因,則是因為阿塞拜疆的歸屬權。當旭烈兀建立伊爾汗國后,便將被征服的土地并入伊爾汗國,但是按照之前的約定,金帳汗國參加西征有功,阿塞拜疆地區應當交給金帳汗國管轄。
旭烈兀的這一行為,則徹底觸碰到了別兒哥的底線,兩個汗國之間的內戰也正式拉開序幕。
公元1262年,別兒哥率先向伊爾汗國開戰,他命令侄孫那海率領三萬軍隊,開始向伊爾汗國的土地進軍。
同年的十一月,那海的軍隊被旭烈兀擊敗,但是不久之后,隨著別兒哥援軍的到來,雙方軍隊又爆發了捷列克河之戰。
在捷列克河之戰中,伊爾汗國的軍隊遭到重創,無數士兵溺斃于河水之中,據說這一慘狀讓勝利者別兒哥都感到心酸,但是他仍然將此事歸罪于旭烈兀。
公元1265年,旭烈兀因病去世,其子阿八哈繼承汗位,當時的金帳汗國與伊爾汗國仍然處于交戰狀態。
到了第同年的夏天,別兒哥再次向伊爾汗國開戰,而當時的金帳汗國已經和馬穆魯克王朝成為盟友,雙方約定共同夾擊伊爾汗國。
公元1266年,別兒哥在遠征伊爾汗國的行軍路上去世,拔都的孫子忙哥帖木兒繼承汗位。
忙哥帖木兒成為金帳汗后,便延續了別兒哥的政策,他繼續與馬穆魯克王朝聯盟,并且慫恿察合臺汗國攻打伊爾汗國。
不過到了公元1270年,忽必烈開始調停這場內戰,在忽必烈的勸說下,忙哥帖木兒決定與阿八哈停戰,雙方軍隊在邊境修建防御工事,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沒有發生沖突。
公元1290年,在結束長達二十年的停戰后,雙方再次爆發沖突,五名金帳汗國的將領率軍越過停戰線,開始四處掠奪伊爾汗國的城鎮。
當時的伊爾汗是旭烈兀的孫子阿魯渾,他得知消息后立即集結軍隊前去迎戰,結果金帳汗國的軍隊在撤退時發生混亂,被伊爾汗國的軍隊打的措手不及,幾位貴族也陣亡沙場。
由于此次戰役的規模不算太大,因此雙方軍隊并沒有繼續派兵作戰,金帳汗國在杰爾賓特山口加強防御,雙方再次進入休戰期。
公元1318年的冬天,大名鼎鼎的金帳汗月既別突然出現在杰爾賓特山口,這件事導致兩個汗國的軍隊開始緊繃神經,隨后月既別率軍穿過山口抵達庫拉河,而伊爾汗國的軍隊也已經在河對岸嚴陣以待,雙方軍隊沿著庫拉河不斷射箭,但是沒有爆發大規模沖突。
公元1325年,一支伊爾汗國的軍隊抵達金帳汗國的邊境,他們試圖渡過捷列克河,結果遭到金帳汗國軍隊的攻擊,隨后這支軍隊便不敢繼續向北進軍,而是沿著金帳汗國的邊境四處掠奪。
公元1335年,伊兒汗不賽因集結一支大軍,準備向金帳汗國開戰,但是不賽因卻在行軍路上去世,由于失去了指揮官,伊爾汗國的軍隊不敢貿然前進,只能與金帳汗國的軍隊再次隔著河水相互射箭。
而不賽因的去世,也讓伊爾汗國分裂成多個汗國,權臣和貴族們各自擁立傀儡汗,使伊爾汗國陷入衰落,而此時的金帳汗國仍然實力強大。
公元1357年,金帳汗札尼別決定給予伊爾汗國致命一擊,他率領軍隊向伊爾汗國進軍,此時的伊爾汗國已經無法與金帳汗國抗衡,國都大不里士被攻陷,最后一位伊爾汗努失兒完不知所蹤,札尼別也成功“收復”祖先夢寐以求的阿塞拜疆。
而札尼別攻陷大不里士,則標志著伊爾汗國的正式滅亡,同時也為金帳汗國與伊爾汗國長達百年的內戰畫上句號。
不過金帳汗國最終也沒有保住勝利的果實,札尼別去世后,伊爾汗國分裂出的札剌亦兒王朝開始崛起,他們奪回了阿塞拜疆,在中亞之王帖木兒抵達之前,阿塞拜疆一直被札剌亦兒王朝統治。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