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人報發了一篇評論員文章,標題叫《呼吁“同志”稱呼重歸主流,這是風氣重歸淳樸的表現》。
乍一看,我還以為有敵特滲透,把那套多元平等包容DEI從美利堅變廢為寶移到了咱們這。
再一看,這位同志確實寫的僅僅是同志。
與之相對應的,同志呼吁同志完沒幾天,7月9日,鄭州有17人因為在人民公園打人被抓(其中5人因未滿16周歲不予執行)。
通報中沒說,這17位同志打的都是他們認為的同志,受害者中有些可能是同志,有些可能不是同志。
寫到這里,我詩性大發,決定來一句繞口令:
老五和老四說老三的老二老大啦!
我要在公眾號寫一篇正視各類對人稱呼的文章,讀者一定認為我吃飽了撐的取關;人報這么操作,換來超400萬瀏覽量。
所以同樣的事在不同的平臺是有不同結果的。
比如你在短視頻平臺直播跳舞,一堆老色批評頭論足饒有興致;你要在愛情動作電影里光跳舞,人快進條都給你拉到底。
比如你在B站當老師,按照如今的廣告收益,那就真是用愛發電;你要在P站當老師,嘿你還別說,觀賞者眾,流量分成效果顯著!
正所謂,老師不應該叫同志,老師也可以是同志。
我對同志的觀點,曾經專門寫過一篇文章《不喜歡和不允許》。
當一個社會全都整齊劃一統一思想了,我建議這樣的社會就別造人了,改克隆得了。
在一個對女性都沒有足夠尊重的土地,爭辯小姐和小姐姐哪個稱謂更庸俗,就像脫褲子放屁。
如果一個稱呼就能體現是否尊重,那尊重也未免太廉價了,廉價到人民都形同人名。
風氣有沒有淳樸,那是環境決定的。環境是你不干有的是人干,我們只能選擇干。
都談到干了,還淳樸個雞毛?
不過這篇文章并非一無是處。
它唯一的作用是:
今后當我打出同志二字,系統一定會犯難,這篇文章到底給不給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