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大家可能不信,加沙難民或許是如今最不希望加沙停火的那部分人。因為加沙一旦停火,他們就會被趕出加沙,或者關進“監獄”。
加沙停火談判期間,以色列國防部長斯雷爾·卡茨提出了一份關于安置加沙難民的計劃:在加沙南部修建一座所謂的“人道主義城”,用以安置所有的加沙難民。
卡茨表示,這個計劃目前已經由軍方在制定具體實施方案。如具體位置被定在了加沙最南部城市拉法,前期容納人數大約是60萬左右,以及動工時間大致會在雙方停火談判達成之后等等。
粗看之下,以色列的這個安置計劃似乎沒什么問題。畢竟這場沖突差不多把整個加沙地帶都給打爛了,到處都是流離失所的難民。尤其在靠近邊境的拉法周邊,一度聚集著上百萬的難民。
所以當沖突結束之后,加沙地帶需要有一個地方來對這些難民進行集中安置。那里會有帳篷,醫院,以及大量的食物。這樣難民不僅能夠有一個暫時的容身之所,更能夠方便援助物資的發放,以及更好的去為難民們提供醫療、教育等救助。
可問題是以色列真有那么好心嗎?答案自然是否定的。
按照卡茨的意思,這座所謂的“人道主義城”將會完全由以色列軍隊進行把守,所有難民在進入之前都必須由他們進行檢查,而且在進入之后不能離開。
有一說一,以色列要求對加沙難民進行安檢倒是可以理解,畢竟要是有武裝分子帶著武器混進來,誰的安全都沒法保證。但只許進不許出是個什么意思?要知道他們只是難民而不是罪犯,以色列根本沒有理由去限制人家的人身自由。
如果真就按照以色列的計劃來,那么這座“人道主義城”就算不上什么難民安置點,而是一座用來關押加沙難民的“監獄”。當然,考慮到加沙難民是無辜受罪,或許稱其為“集中營”要更加的準確一些。
對于受盡磨難的加沙民眾而言,這樣的一個結果無疑是極其難以接受的。以前的加沙地帶盡管高墻聳立,被稱作世界上最大的露天監獄。但好歹也還是有著360多平方公里的面積,有著十幾個大大小小的市鎮,甚至于一度還有機場和鐵路。
而如今“人道主義城”所在的拉法,一整個省的區域面積都才65平方公里,城區更是如同一個小鎮,屬實是太小了一些。
而且加沙地帶的民眾還可以通過與以色列和埃及的邊境口岸進行對外貿易,甚至在局勢相對緩和的時候下,他們的進出也是不受太大限制的。至少沒有像在“人道主義城”那樣只許進不許出。
總而言之,以前加沙民眾在加沙地帶有限的條件下,好歹是能夠得到相對的自由。而在“人道主義城”建成之后,他們連這點可憐的相對自由都沒有了,只能是完全如同坐牢一般被以色列人給圈養起來。
當然,加沙難民們也可以選擇拒絕進入。但這樣做的后果就是他們將會被驅逐出加沙,只能去往國外流亡。因為按照以色列的計劃,他們最終是要將所有的加沙民眾都遷移到“人道主義城”,以便進行集中的“救助”,屆時外界那些人道主義援助都會被聚攏于此。
這也就是說,在加沙地帶除“人道主義城”之外的其他任何區域,難民們都是無法去得到有效的外界援助,他們只能靠自己在被打得稀爛的廢墟上生活。與此同時,他們的安全也得不到任何的保障,很可能會被以色列當作武裝分子給清理掉。
總而言之,在“人道主義城”建成之后,以色列給到加沙難民的選擇就只有三個,要么去“人道主義城”里面坐牢,要么離開加沙去國外流亡,要么去死。
這讓招致了來自國際社會的很多批評,認為他們背離了基本的人道主義精神,甚至于是在制造又一場的人道主義災難。然而,以色列對此卻并不在乎,因為“人道主義城”會給他們帶來諸多的好處。
比如以色列可以借此來徹底阻斷哈馬斯等抵抗武裝和加沙難民的聯系,從而方便自己更加容易的去完成對加沙反抗勢力的清剿。因為在“人道主義城”有著安檢的存在和只進不出的要求,那么即便是有武裝分子混入其中,也很難造成什么威脅。
此外隨著所有加沙民眾被迫遷往“人道主義城”或者被迫離開加沙地帶,以色列還可以在加沙地帶實現進一步的領土擴張,甚至于基本完成對加沙地帶的掌控。畢竟加沙人都走光了,地方也就給以色列騰出來了。
基于這樣的一個結果,我們其實完全有理由去懷疑以色列在加沙修建“人道主義城”的根本目的。或許他們壓根兒就不是為了安置救助加沙難民,而是想要借此將這片土地上的巴勒斯坦人給驅逐出去,然后給自家的猶太人騰地方。
如果細看這一次的巴以沖突,我們其實不難發現,以色列從始至終為的都是這樣一個目的。
比如在沖突剛爆發那會兒,以色列就對加沙地帶進行各種嚴厲的封鎖,斷水斷糧又斷電,想要以此來逼迫當地居民離開。
隨后以色列又進一步在加沙地帶劃分交戰區,以保護加沙民眾安全為由,將加沙北部民眾強行往南邊趕。
原本按照以色列情報部門的計劃,他們是打算在埃及的西奈半島建一個帳篷城,把所有加沙民眾給遷過去。無奈埃及方面不配合,于是只能退而求其次,在加沙南部劃設所謂的“人道主義區”,將加沙難民的活動區域進一步限制。如今拉法“人道主義城”計劃,無疑又是再度的縮圈。
按照這個趨勢下去,后面可能還會有“人道主義鎮”、“人道主義村”以及“人道主義樓”,屆時加沙的巴勒斯坦人越來越少,占據的地盤也會越來越小。而以色列則是通過這樣的手段不斷的蠶食加沙地帶,直至將其全部吃掉。
或許有人會覺得這都是暫時,等到加沙戰火徹底結束,重建工作完成之后,難民們自然可以回到家園重新開始。但實際上更可能出現的是,在以色列控制加沙之后,猶太人定居點如雨后春筍般在加沙各地冒出。然后依托這些猶太人定居點逐漸出現村鎮、城市,進而讓加沙成為以色列的一部分。
因為以色列這些年一直都是這樣玩兒的:先找麻煩驅趕巴勒斯坦人 ,地方騰出來后就修建定居點,把猶太人給遷過去,然后連點成線,鳩占鵲巢。
總結來說,以色列的“人道主義城”計劃,其實一點也不“人道”,其更像是一座“集中營”式的種族清洗計劃。諷刺的是,以色列作為一個猶太人國家,對此有著任何人都無法比擬的慘痛記憶。
眾所周知,發生于二戰期間猶太人大屠殺,導致了近600萬的猶太人無辜慘死。而其中絕大部分的猶太人,都是死在了集中營。
都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實在很難理解,以色列竟然會從受害者變成施暴者,要將自己曾經的苦難去施加在無辜的巴勒斯坦人身上。
有本事你找德國人去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