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月以來,美國對烏援助先停后增,特朗普揚言對俄能源加征高額關稅,俄方則以持續五小時的空襲回應。
400 架無人機與數十枚導彈直擊基輔及烏西部交通樞紐,這場沖突正從軍事對抗向多維度博弈升級。
實彈開場,外交被丟進垃圾桶
7月7日特朗普突然反轉:軍援繼續,“愛國者”導彈系統也加碼上陣。
到了7月8日,他在白宮接受采訪,火氣沖天直接點名普京,說要對俄能源產業下狠手,500%關稅都不在話下。
特朗普提到的 500% 關稅擬針對俄羅斯原油及液化天然氣出口,目前尚未進入立法程序。
克里姆林宮只是冷冷地丟出四個字:“對此冷靜?!?/strong>
7月10日凌晨,那場持續五小時的轟炸來了。
400架無人機,幾十枚導彈,不僅炸響了基輔的夜空,也把“外交努力”這四個字徹底炸碎。
外交協商陷入停滯,導彈接管話語權。
精準打擊,不是炸城市,是斬動脈
這次空襲,澤連斯基第一時間跳出來,在社交媒體上控訴俄羅斯“毫無底線”。
他喊話西方,要“立即加大支持力度”,但他只字未提這次攻擊的“真正靶心”。
俄羅斯鎖定的核心目標,是烏克蘭西部的鐵路、公路樞紐。
特別是從波蘭方向進入烏克蘭的幾條軍援路線,那是烏軍能夠維持前線作戰的“血管”。
此次空襲造成至少 12 人受傷,3 處民用變電站受損,導致基輔部分區域停電。
三條鐵路被炸毀,多個中轉站陷入癱瘓。
運輸線斷了,武器進不來,士兵就得空著手上戰場。
這不是打你現在,而是斷你明天的糧。
普京這一招,是讓你打不了、補不上、撐不住,你自然就退了。
副司令遇刺,俄方全國反情報戒備
時間倒退到6月28日,俄羅斯海軍副司令在庫爾斯克州遇刺身亡。
不是遠程導彈,也不是空襲,而是在橋下埋了炸彈,車一過,轟的一聲,副司令當場死亡。
畫面瞬間傳遍俄媒,引發高層震動。
普京當天就召開緊急安全會議,下令全國進入“戰時反情報狀態”。
聯邦安全局(FSB)全面介入并排查境內潛伏網絡。
副司令被炸,是導火索;基輔被炸,是回應;情報官被殺,是延續;而補給線遭襲,是布局。
冷槍響起,戰爭已走進街頭
10號上午8點,基輔街頭傳來一聲槍響。
一名便服男子倒在血泊中,身份隨即確認:烏克蘭安全局上校、情報協調負責人——安德烈·沃羅尼奇。
這不是流彈誤傷,是定點清除。
誰干的?目前沒人承認,但烏克蘭媒體幾乎一邊倒認定“這是來自俄羅斯的利刃”,俄方對此未予置評。
從克里米亞大橋爆炸、俄境內鐵路襲擊,到俄羅斯副司令被刺,雙方的暗戰已經從戰壕里走出來,走進了城市、辦公室、甚至家門口。
殺一個人,很可能不會改變戰局,但足以改變一群人的心態。
你不知道下一個會是誰,也不知道子彈什么時候來。
這就是“戰略恐懼”,讓對方不敢睡、不能信、沒法穩。
西方裂縫初現,澤連斯基的尷尬時刻
空襲發生那周,西方陣營內部也開始“氣氛微妙”。
德國國防部高層私下表示,不想再無限制援助烏克蘭,錢花太多了。
法國總統馬克龍也說得更直白:“戰爭可能長期化,歐洲需要重新評估安全框架?!?/p>
西方開始算賬了。
澤連斯基原本寄希望于西方的“堅定支持”,可現在背后響起了算盤聲。
北約不是慈善組織,援助是有代價的,當這個代價越來越高,誰還能一直慷慨?
俄方的軍事行動被解讀為對西方援烏態度的回應。
他打的不是基輔,而是西方的“心理底線”,讓你扶也扶不穩,退也退不得。
烏克蘭進退兩難,戰爭走到今天,已不是“堅持”能解決的問題,而是“資源”能不能撐下去。
三線合圍,俄軍東線持續推進
你以為這只是一次空襲?不,地面戰線也在同步推進。
從6月中旬起,俄羅斯在東線動作頻頻。
盧甘斯克州“全境收復”,頓巴斯的烏軍陣地節節敗退。
紅軍村被數十萬俄軍圍困,形成嚴密包圍圈。
紅軍村位于頓涅茨克北部交通要道,若被俄軍完全控制,將切斷烏軍烏東集團與南部戰線的聯系。
哈爾科夫方向,俄軍步步逼近,烏軍的反擊幾乎形同虛設。
扎波羅熱方向,也開始收縮戰線。
武器不夠,士兵疲憊,援助未到,前線如履薄冰。
普京的打法很清晰,不是打三天三夜的速勝,而是打三個月三年的“持久戰”。
導彈打后方,無人機斷補給,地面軍隊壓前線,情報系統清除敵手……這一套組合拳下來,烏克蘭已經很難再有喘息的空間。
這不是試探,而是宣判
普京一直沒有出面回應特朗普的言論,也沒有開記者會解釋軍事行動。
他不說話,但每一次出手都是信號。
這是“戰略定局”的布局。
既然西方不退,那我就打到你退。
不是靠談判桌,而是靠彈藥箱。
這次空襲、暗殺、推進,不是各打各的,而是三位一體的系統性反擊。
從戰場到街頭,從外交到后勤,從軍官到鐵路,普京在用行動說話:我不怕你升級,但你得準備代價。
烏克蘭的每一寸土地,都可能成為導彈落點;西方的每一位領導人,都要重新思考“代價”和“底線”。
戰爭的走向取決于多方力量的較量,講的是意志
這場五小時轟炸,瞄準的從來不是城市,而是烏克蘭的補給命脈與西方援烏的信心。
暗殺蔓延、三線合圍與西方內部分裂,共同將沖突拖入 “以彈代詞” 的深淵。
當導彈取代外交,當暗戰滲透街頭,這場沖突已不止于俄烏對抗,更成了對西方耐力的極限測試。
普京的組合拳,正將各方逼向不得不直面 “代價與底線” 的終局。
參考資料:
正在說2025-07-12基輔深夜被炸,高官被暗殺,普京用實際行動警告西方:敢威脅就打
免責聲明:本文國際新聞均來自公開信息整理,文中觀點分析僅代表個人,無任何不良引導。因國際局勢動態多變,信息會有時效性差異,本人已盡力核實,如有虛假或存疑部分,請立即聯系進行刪除或修改。如涉及版權和配圖問題,侵刪。請讀者理性判斷,風險自擔。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