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徐嬌,很多人腦海里第一個蹦出來的就是《長江七號》里那個機靈的小男孩形象。那時候她才9歲,頂著個短發,穿著破校服,演得活靈活現,直接把觀眾的心都抓住了。可后來呢,她的影視作品好像越來越少,熒幕上幾乎看不到她的人影,不少人就開始感慨:“哎呀,徐嬌是不是過氣了?多可惜啊!”
但其實,真沒必要為她覺得遺憾。徐嬌壓根沒閑著,她早就跳出了娛樂圈的框框,在另一個圈子里混得風生水起——那就是漢服文化圈。她靠著自己的努力和熱愛,把傳統文化玩出了新花樣。
徐嬌1997年8月5日出生在浙江寧波,一個挺普通的南方城市。小時候她就喜歡畫畫、跳舞,還挺有表演天賦。2003年,6歲的她進了寧波的七色花藝術團,開始學點藝術方面的東西。
2006年,機會來了。周星馳拍《長江7號》,到處找能演“兒子”小狄的童星。徐嬌那時候才9歲,面試時也沒啥特別準備,就憑著那股靈氣被周星馳一眼看中。電影2008年上映,票房大賣,她還拿了第2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獎,成了最年輕的獲獎者。那會兒她才11歲,前途看著一片光明。
成名之后,徐嬌沒歇著。她簽了周星馳的星輝公司,8年時間里拍了不少戲。2009年的《花木蘭》,她演少年花木蘭;2010年有《未來警察》和《葉問前傳》;2011年主演了《星空》;2013年還去了韓國拍《大明猩》。這些作品雖然反響不一,但她一直在嘗試不同的角色,沒把自己框死在“童星”標簽里。
可拍戲這事兒吧,尤其是小時候,強度真不低。頻繁跑劇組、宣傳,沒多少時間喘口氣。2014年,她體檢時查出良性縱隔腫瘤,雖然不是啥大問題,但也讓她和家人開始重新想想未來的路。
2013年,徐嬌就計劃去美國讀書。2015年,她考進了康涅狄格州的霍奇基斯學校,讀高中。后來2017年,她又進了帕薩迪納的藝術中心設計學院,學哲學和設計。這十年留學,她不光是混日子,2023年畢業時拿了個3.958的GPA(滿分4.0),成績杠杠的。
在美國,她接觸了西方藝術和多元文化,還學了設計,這都為她后來的路打下了基礎。留學期間,她也沒完全丟下演戲,寒暑假回國拍了《通靈之六世古宅》《畢業旅行》之類的小項目,但明顯能看出來,她的重心已經不在娛樂圈了。
很多人覺得童星長大后不拍戲了就是“過氣”,但徐嬌壓根沒讓自己被這標簽困住。她用留學給自己充了電,還找到了一條新路——推廣漢服文化。這可不是隨便玩玩,她是真下了功夫。
2016年9月,徐嬌還在美國讀書的時候,創立了“織羽集”這個服裝品牌。名字挺有意境,“織”是織造,“羽”是羽衣,感覺就像要把傳統服飾做成仙氣飄飄的樣子。她為啥會搞這個?其實早幾年她就對漢服感興趣。
2013年,她跟方文山一起穿漢服亮相上海國際電影節閉幕式,那時候她就覺得漢服特別美,文化底蘊也深。她開始研究漢服的歷史,從《詩經》到宋代畫卷,查了不少資料。到了2016年,她干脆把這愛好變成了事業。
“織羽集”主打漢元素服飾,不是完全復刻古代漢服,而是把傳統元素跟現代設計混搭起來。她喜歡用真絲面料,做出來的衣服輕薄飄逸,又會加點棉麻,讓日常穿著更舒服。產品線挺全,有馬面裙、對襟上衣、立領套裝,價格從幾十塊到一千多不等,普通人也能買得起。她還親自參與設計,挑布料、定刺繡,忙得不亦樂乎。
2017年5月,她又搞了個童裝品牌“靈錦集”,專門給小孩做漢元素衣服,想讓小朋友也能接觸到傳統文化。
徐嬌沒把“織羽集”當副業隨便搞搞,她是真想把漢服文化推出去。她經常在微博上發穿搭照,講設計靈感,比如從唐代壁畫里找顏色靈感,或者把宋代服飾的線條加進現代衣服。她還跑了不少活動推廣品牌。
2018年,她參加了中意文化年活動,穿了自己設計的紅色禮服,得了個“中意文化杰出貢獻獎”。同年,她在深圳衛視《詩意中國》里穿“織羽集”的漢服演西施,2020年又穿去央視的七夕晚會和六一晚會,每次亮相都讓更多人注意到漢服。
她還在大場合推漢服。2013年上海國際電影節,她是早一批穿漢服走紅毯的明星。
2022年,她穿馬面裙上了金雞獎閉幕式,直接上了熱搜。這些舉動不光是給自己品牌打廣告,也是讓大家覺得漢服沒那么“高冷”,是可以穿進生活的。她還帶著“織羽集”參加了杭州國際時尚周、西塘漢服文化周這些活動,2018年還在淘寶賣家大會上拿了“淘寶女裝最具潛力風格店鋪”獎,說明她的品牌在市場上真有兩把刷子。
當然,“織羽集”在漢服圈也不是人人夸。有人覺得她把漢元素跟現代時尚結合得好,吸引了不少新粉;但也有人挑刺,說她設計不夠傳統,偏“魏晉風”,形制上不夠嚴謹。
2022年12月15日,“織羽集”官方微博突然宣布2023年1月31日起暫停營業,這事兒在網上炸開了鍋。官方沒說具體原因,外界猜可能是市場競爭太猛,或者經營策略要調,甚至可能是品牌想轉型。暫停營業聽著挺可惜,但這不代表徐嬌的努力就白費了。她這幾年硬是把漢服推到了更多人面前,功勞跑不了。
別以為徐嬌搞漢服就不拍戲了,她壓根沒完全退出娛樂圈。2022年,她主演了電視劇《星漢燦爛》,演了個配角楊洋,戲份不多但挺用心。2023年,她還跟周星馳的Star Overseas公司又簽了約,估計以后還會有新作品。她自己也說過,拍戲還是她的興趣,只是現在重心更偏向設計和文化推廣。這么看,她壓根沒“過氣”,只是把生活重心調了調,娛樂圈和漢服圈兩頭跑,活得挺自在。
徐嬌這路走得挺聰明。童星時期她是拼命拍戲,忙得沒空喘氣,后來查出腫瘤,她干脆放慢腳步,去留學、搞品牌,把生活過得更平衡。現在她既能演戲,又能做自己喜歡的文化事業,不用被“流量”綁著走。
她2023年從美國畢業后回國,2025年還參加了上海的抖音電影奇妙夜,穿的還是自己改良的漢服,照樣有氣場。她的選擇看著不像傳統明星那么“拼”,但其實挺有想法。
徐嬌最大的成績,可能不是“織羽集”賣了多少衣服,而是她讓漢服這東西沒那么“高高在上”了。她設計的衣服日常能穿,價格也不離譜,微博上還老教人怎么搭,硬是把漢服從博物館拉進了普通人的衣柜。她還搞了個童裝品牌“靈錦集”,讓小孩也能穿上漢服,從小就知道點傳統文化。這影響力可不小。
她這幾年跑活動、走紅毯、參加晚會,每次都帶著漢服上場,不光是給自己品牌撐門面,也是給傳統文化打call。她2018年拿的中意文化獎,2022年上金雞獎熱搜,這些都是實打實的曝光。漢服圈這幾年越來越火,跟她這種“推手”肯定脫不了干系。她一個90后,能把傳統文化玩得這么溜,還真挺讓人佩服。
2023年畢業后,徐嬌回了國,一邊弄品牌一邊接戲。她在淘寶上還賣“織羽集”的衣服,比如2023年出的“云中箋”宋制套裝,淡藍色真絲面料加手工刺繡,評價挺高。2024年她還辦了個小型漢服展,把自己的設計手稿和靈感都拿出來給人看。她演藝這邊也沒停,跟周星馳公司簽約后,估計還會有新片。她現在這狀態,不急不躁,挺舒服。
徐嬌才20多歲,路還長著。她可能繼續做漢服,把“織羽集”重新開起來,或者再搞點新品牌;也可能多拍戲,回娛樂圈刷刷存在感。反正她這性格,看著不像會讓自己閑著。娛樂圈也好,漢服圈也好,她都能玩得轉,未來咋樣,誰知道呢?但有一點肯定,她不會被“童星過氣”這幾個字框住。
徐嬌這姑娘,從《長江七號》的小童星,到現在的漢服推手,走的路不直但挺寬。她沒被娛樂圈的流量規則綁死,也沒讓自己停在“過氣”的標簽里。她用“織羽集”把漢服帶進了更多人的生活,還順手給自己的人生開了條新路。
有人惋惜她不拍戲了,但我看她壓根不用人操心——娛樂圈外,她照樣風生水起。你說她這轉型咋樣?挺牛的吧!有啥想法,歡迎留言聊聊!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