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風“丹娜絲”雖已離開溫州
但是,別以為天氣就能就此安分下來!
殘余環流給沿途的華南一帶
繼續制造強降雨??
目前,海上有一個熱帶低壓擾動
在活動并靠近
未來幾天
陣雨雷雨將頻繁“上線”
可能引發的次生災害
更需格外警惕
重點關注
雖然“丹娜絲”已經遠離,但受低層切變線影響,周末兩天,有較明顯的陣雨或雷雨過程,有雷雨地區也可能會伴有短時暴雨天氣。這兩天大家外出時仍舊要記得隨身攜帶雨具,周末戶外游玩要注意交通安全,同時由于臺風期間累計雨量較大,這兩天部分地區仍可能出現短時強降水,所以,也要注意防范后續強降水可能引發的山體滑坡等地質災害。
氣溫方面,臺風天過后,氣溫也即將逐漸回升,不過本周末,市區的最高氣溫會“克制”的保持在高溫線之下,在31-33℃之間,預計下周起高溫天氣就會正式回歸了!大家的防暑降溫工作又要提上日程嘍~
12日(周六):
多云到陰有陣雨或雷雨,局部有中到大雨 25~33℃
13日(周日):
多云到陰有陣雨或雷雨,局部有中到大雨 26~33℃
14日(周一):
多云,午后陰有陣雨或雷雨 26~37℃
15日(周二):
晴到多云,午后局部陰有陣雨或雷雨 27~38℃
16日(周三):
晴到多云,午后局部陰有陣雨或雷雨 28~37℃
17日(周四):
多云到陰,部分陰有陣雨或雷雨 28~35℃
暴雨過后
依然不能放松警惕
暴雨洪水除了會帶來泥石流、滑坡等災害
還會污染水源和引發傳染病疫情
暴雨過后可能有哪些次生災害?
洪水
發生前兆:
溪水突然渾濁,流速增大、水位上升
聽到由遠而近的轟隆水聲
動植物出現異常反應
如何避險:
若河水上漲:關電閘,上高處
若房屋被淹:爬屋頂、抓浮物
若水情嚴重:勿游泳,可制木筏離開險處
若水情不明:勿涉險,在安全區域等救援
泥石流
發生前兆:
河流突然斷流或水勢突然加大
深谷或溝內傳來類似轟鳴聲
溝谷深處突然變得昏暗,并有輕微震動感
如何避險:
觀察地形
立即向溝谷兩側山坡或高地跑
不要順溝方向跑
不要爬到樹上躲避
不在陡峭山坡下和低洼谷地躲避
山體滑坡
發生前兆:
泉水流量突然異常
四周巖體(土體)小型坍塌和松動現象
房屋墻體地壩出現裂縫
有巖石開裂或剪切擠壓的聲音
如何避險:
感到地面震動:
快速向兩側穩定區域逃離
無法逃離時:
在坡度較緩的開闊地停留
不要向滑坡體上方或下方跑
內澇
易發地點:
如立交橋橋洞、地鐵、地下行人通道、在建工地等地勢低洼的地方。
如何避險:
家中進水高處躲,車輛熄火及時逃
走路小心避“坑”,行人謹防觸電
積水漫入屋內,及時切斷電源
遠離危舊房屋,被困及時報警求救
崩塌
發生前兆:
頂部不斷發生掉塊、墜落等現象
坡面出現新的破裂變形或小面積土石剝落
不時聽到巖石的撕裂摩擦聲
如何避險:
連續降水后:不要在山谷陡崖下停留
處于崩塌底部時:迅速向兩側逃生
處于崩塌體頂部時:向崩塌體后方或兩側逃生
如何做好自我防護?
提高避險意識
關注氣象預報預警信號
提前知曉安置點
主動熟悉轉移路線
接到撤離指示后
聽從當地工作人員指揮有序撤離
萬萬不可貪戀財物
警惕意外傷害
收到災情預警,備好安全措施
遠離危險地帶,保持通信暢通
備好隨身衣物,謹防中暑/失溫
注意衛生安全
避免飲用生水,注意清潔消毒
關注環境衛生,減少接觸污水
警惕蟲鼠家禽,盡量穿長衣長褲
暴雨過后
天氣雖漸轉平穩
但潛藏的安全隱患仍需格外留意
無論是出行還是居家
多一份細心
少一份僥幸
才能讓生活盡快回歸安穩
來 源:蒼南縣消防救援大隊
編 輯:吳恬恬
一 審:房敏卿 金鶴立
二 審:葉 聰
終 審:潘長聰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