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選秀大會上,太陽隊用從火箭隊手中交易得到的第10順位選秀權,拿下了本屆潛力最好的內線球員馬盧阿奇,在得到馬盧阿奇之后,菲尼克斯當地媒體將這次選秀稱之為“撿漏”。因為在選秀之前的各大榜單上,馬盧阿奇的預測順位大多在5-8順位。
而在最近,猛龍隊記者就發布消息,表示當時猛龍隊對馬盧阿奇也充滿興趣,不過最終他們在第9順位選擇了2米02的鋒線球員科林-默里-博伊爾斯。其中緣由跟楊瀚森還有些關系。猛龍隊觀察馬盧阿奇的時候,剛好看到了他和楊瀚森的對抗,而在對抗中馬盧阿奇面對楊瀚森并沒有任何優勢,在當時,楊瀚森的預測順位普遍還在次輪,所以猛龍隊有些懷疑馬盧阿奇是否真的能適應NBA聯盟。
同時馬盧阿奇并不像其他新秀有著張揚的個性,他過于內斂的性格,對于競技體育而言可能并非好事。所以最終球隊選擇了一位成熟度更高的鋒線球員,讓其滑落至第十順位被太陽隊摘得。
而在今天馬盧阿奇迎來了自己在太陽隊首秀,在對陣奇才的比賽中,馬盧阿奇出戰21分鐘,得到14分5籃板1助攻1搶斷2封蓋,投籃13投5中,三分線外更是6投只有一中。縱觀全場比賽,馬盧阿奇給人的感覺就只能用兩個字來形容:稚嫩!
整個上半場,馬盧阿奇在場上的存在感非常低,除了4次三分線外出手均打鐵之外,再無任何記憶點,半場只拿到2分3籃板,還出現了2次失誤。而到了下半場,馬盧阿奇才成功調整打法,放棄在外線不斷嘗試,通過和后衛球員的擋拆,空切進內線得到輕松得分機會,這才讓他的場上數據變得漂亮了一點。
不過比賽中有一幕,或許能反映出馬盧阿奇的球商并不優秀,在面對奇才隊特雷-約翰遜外線的投籃假動作,馬盧阿奇補防過來直接起飛,而特雷-約翰遜則將球砸到馬盧阿奇小腿上,然后接球完成上籃。而這一個小小的進攻片段,馬盧阿奇就犯了兩個錯誤。
首先2米18的馬盧阿奇,面對特雷-約翰遜在外線的進攻威脅,無論對方是不是真的投籃,他都不應該起跳。同時在對方將球砸至自己小腿上時,只需要輕輕討腿或許就能破壞這次得分,但是馬盧阿奇從開始到最終都沒有改變防守姿態,眼睜睜看著1米98的特雷-約翰遜從自己身邊過去完成上籃。
而在馬盧阿奇比賽結束之后,開拓者隊的比賽也隨即打響,最終楊瀚森在24分鐘上場時間里,就獲得了10分4籃板5助攻3封蓋,與馬盧阿奇相比,無論是得分效率,還是在場上的作用,都要比馬盧阿奇重要很多。
拿這兩位球員作對比,馬盧阿奇和楊瀚森在身高方面同為2米18,而他唯一有優勢的地方就是動態天賦,在速度、彈跳和爆發力方面,楊瀚森確實跟其有著很大差距。但要說防守能力,兩位還真差不了多少,楊瀚森依托其優秀的籃球智商,總是能準確判斷對手的進攻選擇,從而提前站好防守位置,從效果上看,比馬盧阿奇這種純靠天賦的球員只強不弱。
而在進攻端,楊瀚森的得分手段或許馬盧阿奇窮盡整個職業生涯也不會擁有,還有那一手能提升球隊進攻變化的傳球,估計馬盧阿奇也不可能學會。所以馬盧阿奇因為楊瀚森所以順位下跌的說法或許確實有幾分道理。不過換一個角度來看,或許并不是馬盧阿奇的預測順位高了,而是楊瀚森的預測順位太低了!大家認為馬盧阿奇和楊瀚森未來誰會更強一些?歡迎點贊關注、留言討論!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