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菁媽
一年一度的高考季來了,幾家歡喜幾家愁,考得好的學生非常開心,家里面的家長也是以你為豪,而考得不好的,家里面就愁云慘霧。畢竟寒窗苦讀12年最終高考真的會決定命運。
一個網友就說自己當年高考考了263分的事件,這里以第一人稱來闡述這個事件。
小學的時候,我還是老師 的掌中寶,但是上了初中之后我就發現學習跟不上了,到了高中之后更是覺得自己好像是個傻瓜一樣,什么也學不會,但是父母對我的學習寄予厚望,一家人都希望我能夠好好學習,沒有辦法,我只好行尸走肉一樣的在高中學習。
終于高考來了,高考之前父母期望我能夠考得好成績,但最終高考考砸了。
考砸了也要查分數,查分數的那一天,一看分數我自己也嚇到了,我以為至少也有三四百分,萬萬沒有想到只考了263分,要知道總分750分,自己只考了263分相當于100分只考了30分,這樣的成績可以說是非常丟臉的。
分數出來之后,全家人都沉默了,爸爸沉默了一會兒回過神來,看到我眼眶含淚都要哭出來了,就不忍心再苛責自己的兒子,于是硬氣擠出了笑容,笑著安慰我說:沒關系沒關系,然后說出兩個字“復讀”。
我想了一想自己這個分數上個大專都上不了,家里面的生意很小也不需要我幫忙,家里面也沒有這么困難,供我復讀的錢還是有的,復讀似乎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萬萬沒有想到,我都還沒有點頭,旁邊的爺爺聽到爸爸說了這兩個字瞬間掄起身邊的拐杖,狠狠的砸向爸爸,一邊砸一邊罵一邊說:我就一個大孫子,就不就考得不好嗎?你還叫他服毒,你還是人嗎?我看你才該服毒。
這時候我瞬間懵了,為什么爸爸叫我復讀爺爺這么生氣?然后我再仔細聽了聽,爺爺可能是聽錯爸爸說復讀兩個字了,以為說是“服毒”,再加上這段時間電視上經常放一些宮斗劇,經常會有這樣的一個場景,被迫服毒。
看來爺爺是看電視看著迷了,聽到爸爸說這兩個字瞬間就聯想到了服毒,于是趕緊拉住爺爺跟爺爺說:爺爺,爸爸是叫我去再上一次高三復讀,也就是重復的讀一次高三,再參加一次高考,爺爺這才清醒的過來說:哦,復讀好復讀好,爺爺這里還有幾千塊錢,你拿去交學費……
而其實考生沒考好要不要復讀,家長們還是要考慮清楚
第一個:跟目標分數線的差距
比如說這個考生只考263分,即使復讀增加一兩百分,其實也很難考到好的學校。
根據教育部2023年復讀生調研數據,高考成績距離目標院校分數在30~80分的學生,復讀提分成功率達67%。也就是離自己的目標差得不是很遠,這樣努努力還是能拿到的,但是距離目標差得太遠,比如說你本來就考250分,你想考到500分這個難度實在是太高了。
第二個:心理承受壓力的能力
比如說高考釘子戶唐尚珺高考考了十幾年,但是后面幾年的分數卻一年比一年低,最高的分數也就是640多分,之后都是在600分~620分之間徘徊,所以多次的高考很可能沒有辦法增加我們的分數,反而還會讓我們變得壓力更大,甚至有一些人復讀之后,高考的分數反而下降了。
第三個:成本
提到成本就不得不說唐尚珺了,高考考了十幾年,雖然因為高考成績還不錯,有一些學校會給他獎學金,但是自己錯說個十幾年青春去哪里找呢?現在在華南師范大學讀書,學習成績也一般,30多歲了還沒有結婚,還沒有工作,畢業出來之后能找什么樣的工作呢?這些都是要思考的。
第四個:曲線救國策略
比如說自己只考了一個大專,也可以考慮在自己分數范圍內選一個學習氛圍比較好的大專,而且很多大專是可以升本科甚至是考研究生的。之前我在公園看到一個阿姨,她的侄子本身是讀大專的,后來直接考到了博士生,現在留在北京里面工作了。
高考失利不代表人生的路就斷了,作為父母要更好的引導孩子,無論怎么樣選擇都能讓未來的自己比此刻的自己多一份對成長的掌控力,這才是最重要的。
(圖片均來源于網絡,侵權立刪)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