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一夜爆紅的AI公司Manus,真的把家搬到新加坡了。
昨天(7月11日),訪問Manus官網時,頁面提示已從"中文版本正在開發中"變為"Manus在你所在的地區不可用"。
與此同時,Manus的國內社交媒體賬號也出現明顯調整:官方微博和小紅書賬號內容已全部清空。
但海外社交平臺X(原Twitter)賬號仍保持日常更新,最新動態顯示7月10日發布的舊金山線下活動預告,該賬號顯示位置為“新加坡”。
全球化戰略早有端倪
曾被譽為“全球首款通用型AI Agent”的中國人工智能企業Manus,在經歷短短四個月的爆紅后,已完成公司戰略重心向海外的轉移。
Manus總部遷至新加坡,并裁撤國內約80名非核心員工,僅保留40名核心研發人員隨遷新加坡。但公司未就退出中國市場作出公開說明。北京原辦公地epark海淀花園路社區已無Manus痕跡,園區人員稱其撤離“低調且迅速”。
Manus的全球化戰略早有端倪。自2025年3月產品上線伊始,其國際化布局便已顯露端倪:首發宣傳視頻采用全英文制作,產品初期僅支持英文界面;4月完成由美國Benchmark領投的7500萬美元B輪融資,估值飆升至5億美元;隨后在5月與微軟Azure AI達成戰略合作,6月又推出面向海外企業客戶的視頻生成服務。
此前,Manus就裁員消息作出官方回應:"基于公司自身經營效率考量,決定對部分業務團隊進行調整。公司將繼續專注核心業務發展,提升整體運營效率。"
早已布局新加坡
正高薪招聘
今年6月,Manus聯合創始人張濤在新加坡Super AI活動上首次公開確認,公司總部已遷至新加坡。此前,Manus母公司Butterfly Effect Pte. Ltd.早在2023年8月便在新加坡注冊,由開曼群島母公司全資控股,為出海布局鋪平道路。
新加坡辦公室目前正高薪招聘AI工程師、數據科學家等職位,月薪起薪8000美元(約合1.1萬新元)。此外,Manus在美國加州和日本東京也設有分支機構,顯見其全球化戰略的加速推進。
新加坡之所以成為Manus的海外總部首選,新加坡對AI產業持開放包容的監管態度,擁有成熟的國際資本網絡。更重要的是,此舉能有效規避2025年1月美國出臺的對華AI技術投資限制法案的影響。這一法案迫使眾多依賴美元融資的中國科技企業不得不調整全球布局。
業內對此評價呈現兩極分化。支持者認為這是明智的商業決策,新加坡確實更有利于對接國際資本和客戶資源;批評者則指出,公司"悄然撤離"的做法對中國市場和早期支持者缺乏應有的尊重,暴露出初創企業過于功利的現實考量。
HQ丨編輯
HQ丨編審
微博、小紅書丨來源
微博、小紅書丨圖源
免責聲明:
1.凡本公眾號注明文章類型為“原創”的所有作品,版權屬于看南洋和新加坡眼所有。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文章來源:新加坡眼”。
2.凡本公眾號注明文章類型為“轉載”、“編譯”的所有作品,均轉載或編譯自其他媒體,目的在于傳遞更多有價值資訊,并不代表本公眾號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上新加坡眼官網看新聞更爽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