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1日,陽光灑在沙坡頭區柔遠鎮柔遠村的田野上,金色的麥浪隨風翻涌。微風拂過,沉甸甸的麥穗沙沙作響,空氣中彌漫著谷物成熟的醇香。一臺聯合收割機緩緩駛入麥田,齒輪轉動間,麥稈被整齊切斷,金黃的麥粒如瀑布般傾瀉入車斗——2025年灌區夏糧收割工作正如火如荼地展開。
7月11日,農機手駕駛收割機在沙坡頭區柔遠鎮柔遠村田間收割小麥。
“穗頭沉得很!今年這麥子長勢真好!”站在田埂邊的村民王立東彎腰抓起一把新麥,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這78畝麥田承載著全家人的期盼,每一粒麥子能否順利歸倉,都牽動著他們的心。
早在麥穗初黃時,柔遠鎮農業中心干部楊建寧就帶領檢修隊逐村巡查。“本地收割機必須時刻保持最佳狀態!收割高峰期,還要協調好外來收割機。”楊建寧說,“為確保收割效率,我們根據麥田面積精準劃分作業區域,反復優化收割路線。”
據了解,今年柔遠鎮共種植小麥1509畝。在小麥生長周期內,鎮政府積極組織技術人員加強田間管理,嚴密監測病蟲害動態,及時發布預警信息,科學推進“一噴三防”技術,精準實施肥水調控。小麥收割結束后將復種秋葵等經濟作物,在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同時,增加村集體和農戶收入。
“今年全市設立了13個收購點。”中衛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綜合業務科科長張曉慧介紹,我市全力做好夏糧收購工作,除通過媒體發布收購信息外,還在各村公示糧價標準,確保農民交售“明白糧”“舒心糧”。
據統計,今年全市小麥種植面積13.54萬畝,預計灌區小麥7月18日前完成收割,平均畝產約430公斤。針對夏收夏種時間緊、任務重的特點,我市農業部門密切關注天氣變化,統籌調配人員和農機具,保障“三夏”工作順利開展。同時,通過田間測產、農機調試、農技推廣等工作和現場指導,全面提升農機手的減損意識,確保小麥顆粒歸倉。
來源:中衛日報
馬上發布信息
(聲明:“中衛天天網”微信公眾號除原創內容外,其余來源于網絡。若有來源標注錯誤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更正或刪除。)
關注“中衛天天網”同城信息免費發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