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鵬 封面新聞記者 羅軒
盛夏時節,在四川巴中通江縣各地的果園里,飽滿的桃子、鮮嫩的李子掛滿枝頭,空氣中彌漫著醉人的果香。這綴滿枝頭的“甜蜜”,不僅點亮了夏日的味蕾盛宴,更鋪就了一條條助農增收的“甜蜜產業”致富路。
在通江縣廣納鎮金堂村的蜜桃種植基地,一顆顆個大飽滿的桃子散發著誘人的果香,讓人垂涎欲滴。工人穿梭其間,動作嫻熟地采摘、裝箱。除了供應本地市場,這些“甜蜜果”還將通過線上、線下等多種渠道,銷往全國各地。
“我們這兒的桃子品質好,很受市場歡迎。主要靠線上推廣和觀光采摘,根本不愁賣。”基地負責人茍勇笑得合不攏嘴,“這80多畝的桃園,不僅讓周邊10多戶村民的腰包鼓起來,今年預計還能產3萬多斤桃子,收益肯定不錯。現在訂單一個接一個,大伙兒每天都忙得熱火朝天,但心里踏實,這日子越過越有盼頭。”
而在通江縣諾江鎮元頂村的水果種植基地,一顆顆披滿果霜的李子掛滿枝頭,色澤鮮潤、飽滿誘人,吸引游客爭相品嘗,盡享采摘樂趣。
“這李子酸甜爽口,山上風景優美、空氣清新,我得多帶些回去給家人嘗嘗。” 從達州趕來采摘的游客張力中邊說邊把摘下的李子小心翼翼地放進籃子,“這里的環境太好了,不僅能品嘗到新鮮的水果,還能欣賞到美麗的自然風光,真是一舉兩得。”
基地負責人羅清泉正忙著招呼游客,他熱情地向記者介紹,我們種植的是優質汶川青脆李,憑借優良品質贏得眾多回頭客。今年產量更高,預計能收2萬斤左右,銷售收入有望超10萬元。這種李子不僅口感好,而且營養價值高,很受消費者喜愛。
近年來,通江縣立足自身優勢,念好“山字經”,唱好“果林戲”,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多元化發展李子、桃子、藍莓、枇杷等水果產業,助力農民增收致富。目前,全縣水果種植面積達4.4萬畝,預計產量2.9萬噸,產值約3億元。
“我們將持續加強水果種植基地的管理與技術創新,引進優良品種,提升水果品質和產量,為農民增收致富提供更多保障。”通江縣經濟作物技術推廣站相關負責人張成龍站在果園中,滿是期待地說,“相信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通江的水果產業會越來越好,農民的日子也會越來越紅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