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沈陽7月12日電 (記者 韓宏)“源同流異——清代外銷藝術品展”12日在沈陽博物館開展,300余件珍貴文物亮相,講述18世紀至20世紀清代海外貿易的故事。
清代外銷藝術品是東西方文明交流的見證,承載著“各美其美、美美與共”的文化智慧,本次展覽意在為公眾搭建一座跨越時空的橋梁,讓人們感受文明互鑒的力量。
清銀鏨刻人物故事圖龍柄壺、清廣彩開光波斯文人物花卉紋碗、清黑漆描金庭院人物首飾盒......本次展覽展出了廣彩瓷、琺瑯器、銀器、描金漆器等珍貴文物,極具歷史與藝術價值。
7月12日,“源同流異——清代外銷藝術品展”在沈陽博物館開展。圖為展覽中展出的清牙雕茜紅套球國際象棋。(沈陽博物館 供圖)
展覽中,一套清牙雕茜紅套球國際象棋吸引了人們的駐足圍觀。這套牙雕茜紅套球國際象棋是國家一級文物,32顆棋子分為紅白兩色,棋子被雕刻成人物或動物。其中,紅方的王、后、雙象4個人物身穿風格形似中國傳統戲曲文化中的武將甲胄和文士長袍,而白棋相應的人物則為西方國王、王后以及神職人員的裝束。
據介紹,清代外銷牙雕是最具代表性的外銷藝術品之一,其精湛的技藝、獨特的樣式及裝飾紋樣,既繼承了中國傳統工藝,又吸收了海外技藝的精華,并受到歐洲時尚消費文化的影響。典型的外銷牙雕器物包括象牙球、象牙席和象牙扇等,展示了中國能工巧匠的智慧與世界多元文化的交流與融合。
沈陽博物館相關負責人表示,希望通過舉辦此次展覽讓人們觸摸“中國制造”的璀璨光芒,感受東西方文化碰撞的奇妙火花與獨特魅力。(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