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晨兩點,74歲的S媽又一次在社交媒體發出撕心裂肺的呼喊:“有人可以救我嗎?”
這次不是為失眠哭訴,而是公開征友——要求對方“一定會開車”、“熱情陽光正能量”、“配合我的生活作息”,最后還補上扎心的四個字:“費用另議”。
自大S今年2月猝然離世,S媽的悲情連續劇已上演五個多月。
從“救救我,我需要睡一覺”的崩潰吶喊,到孫女畫展上拽著熟人哭求“幫我照顧熙娣”的揪心場面,這位母親的傷痛從未愈合。
她每天盼著夢中見女兒一面,卻屢屢落空:“我的心肝寶貝,妳真的放棄娘與孩子了嗎?”
深夜醒來分不清晝夜,聽說“只睡了半小時”便崩潰痛哭——喪女之痛已將她撕扯得支離破碎。
小S早從帝寶搬回母親住處“國家藝術館”,母女三人同住療傷。
但S媽這次征友,卻像一記耳光打在家人臉上。
明明具俊曄完全符合條件:會開車、情緒穩定如“定海神針”、時間自由。
這位癡情女婿至今每天赴墓地陪伴大S,連雕像都親力親為。
放著現成的家人不要,偏要砸錢找陌生人,網友毒舌吐槽:“純粹是胡鬧!”
01 悲情連續劇,耗盡同情的狼來了
翻開S媽這五個月的社交動態,活脫脫一部悲情長篇連續劇。
大S下葬前夕,她凌晨發文控訴“善良女人被凌遲十年”手撕汪小菲;汪小菲與馬筱梅補辦婚禮,她又哭訴見不到孫輩;孫女Lily畫展陷抄襲風波,立刻用失眠小作文轉移視線。
最初滿屏的“徐媽加油”,如今已被“又來了?”、“這次救啥?”的冷嘲熱諷淹沒。
更諷刺的是家庭狀態的天壤之別。
小S在女兒畫展談笑風生,被陶晶瑩夸狀態大好;汪小菲帶著兩個孩子與馬筱梅穿親子裝出游,小玥兒和新媽媽處成閨蜜;連具俊曄都在專注設計愛妻墓園。
唯有S媽將自己困在時光琥珀里,在凌晨兩點的黑暗中一遍遍重播喪女之痛。
近日曝光的照片里,她身形微胖卻眼神空洞,常常呆坐窗邊茫然望向遠方。
強撐出席外孫女畫展,見到熟人瞬間淚崩:“我會堅強,但你們要幫我照顧熙娣……”
這份無處安放的母愛,最終化作付費征友的荒誕求救。
02 天價征友背后,搖錢樹倒了的恐慌
細看S媽列出的三個條件,暗藏玄機。
“一定會開車”暴露了真實需求——絕非小區散步那么簡單,而是需要隨時出行。
配合“配合生活作息”這條,幾乎要求24小時待命的貼身陪護。
更現實的焦慮藏在房產危機里。
S媽當前居住的“國家藝術館”及大S抵押三次的豪宅均岌岌可危。
汪小菲雖曾承諾不賣S媽住房,但大S離世后雙方徹底斷聯。
一旦房子法拍,74歲的她恐面臨流離失所。此前她喊話汪小菲溝通,真實目的被扒:盼他買下大S房產避免賤賣。
當搖錢樹女兒逝去,提款機前女婿斷供,小S又專注自家,S媽的深夜崩潰多了幾分經濟恐慌的色彩。
網友毒舌:“沒了搖錢樹和提款機的日子不好過啊!”
03 悲傷沒有截止日,但需要正確出口
心理專家強調,喪親之痛沒有標準時間表。但若持續出現社交退縮、長期失眠、甚至“生不如死”的念頭,可能已演變為“復雜性哀傷”。
S媽五個月來持續的情緒失控、晝夜顛倒、拒絕出門,正是危險信號。
專業心理師提出四劑解方:允許悲傷流淌,勿扮堅強;主動與親友聯結,參加哀傷支持團體;建立生活新節奏,固定用餐散步時間;若情緒長期低迷,務必尋求心理咨詢。
這些建議直指S媽癥結——付費陌生人陪聊,不如握住身邊人的手。
具俊曄其實是現成的療愈伙伴。同樣承受巨痛的他,每天赴墓地陪伴大S的堅持令人動容。
若S媽愿打開心門,與女婿相互扶持,或許能在共同追憶中找到出口。畢竟深夜砸錢征友的荒誕劇,觀眾已開始退場。
小S家宴的笑聲偶爾從“國家藝術館”飄出,汪小菲帶著孩子們在海邊踩水的身影被直播鏡頭捕捉。
世界兀自向前,唯留那個總在凌晨驚醒的老人,攥著手機等待永遠不會響起的“媽媽早安”。
哀傷不是需要治愈的疾病,而是需要陪伴的旅程”——而真正的救贖,從來不在陌生人標價的陪伴里。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