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仁峰,是我大學上鋪的兄弟。近日贈我一本新作《職場選擇與能力建設》。讀完,感慨甚多,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書。兄弟,你把職場看通透了。相信其他讀者會有同樣的體會。
好在什么地方呢?
一是好在內容權威,都是實踐經驗總結,具有實踐指導意義。老張大學畢業就考上了國家行政學院青年干部培訓班,從此在中央國家機關工作20年,當過中央組織部處長、國家公務員局機關紀委書記,鄉鎮掛過副鎮長,區縣掛過副書記,對體制內職場再熟悉不過了。2019年12月,這哥們超出所有朋友的想象,毅然從中組部辭職,到字節跳動公共事務部任高級總監,后來當過有關公司董事長、董事、監事,對體制外職場也深有感觸。《職場選擇與能力建設》這本書,正是老張工作經驗和體會的總結,真實,管用,權威。
二是好在應時而生,能夠解決大學畢業生職場選擇迷茫。當下,大學生就業是個大問題,每年一千多萬,是選擇進體制內,還是在民企打工,又或是自己創業?選擇很難,因為不了解體制內外,但選擇又非常重要,從學校進入社會選擇重于努力。老張這本書把體制內、體制外的職場特點概括得深刻清晰,比如,體制內工作有四個特點:旗幟鮮明、力量強大、組織有序、穩中求進,體制外工作也有四個特點:營利為本、適者生存,結果導向、向死而生,自由靈活、海闊天空,無依無靠、自我承擔。相信對學生和家長的選擇有重要啟發意義。
三是好在方向明確,為職場人士能力建設提供了重要參考。老張結合自身工作經歷和深入研究,提出了“6+6+6”能力素質模型,作為社會人應具備六個通用能力:懂政治、明經濟、做好人、正情懷、勇奮斗、善調心;在體制內工作應具備: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勇于擔當、清正廉潔、機關三辦能力;在體制外工作應具備:主動規劃、生存進化、構筑壁壘、互助合作、行善守正、東山再起能力。讀罷,深有共鳴。本書還給出了提升能力的具體方法路徑,比如在溝通能力方面,會介紹不同場景下的溝通技巧;在團隊協作能力方面,會講解如何與不同性格的同事合作等。這些內容有助于讀者有針對性地提升自己的職場能力,增強核心競爭力。
四是好在語言生動,案例豐富,可讀性強。老張本就是一個健談的人,經常到北大等高校開展專題講座,語言生動、風趣幽默。為了讓讀者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書中的理論知識,老張引入了大量真實的職場案例。通過這些案例,讀者可以更直觀地看到不同職場選擇和能力建設方法所帶來的結果,從而更好地借鑒和反思。
關于這本書還有很多看點,無論你是即將畢業的大學生,還是學生家長,還是在職場奮斗多年的老戰士,我相信讀了都會有啟發。某部委人事司司長曾說:“我如果能早點讀到這本書,我的工作會做得更好”。
老張是我同學中最有想法和決斷力的一個,他身上有很多故事和特質。他說當過官、掙過錢,權和錢現在沒多大吸引力了,年近知天命,最有意義的事情是和年輕人在一起,助力青年才俊職業生涯發展。所以他現在被聘請為教育部高校畢業生就業協會生涯發展教育工作委員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專業學位研究生校外導師,在培養人才的大事業中繼續發光發熱,干得熱火朝天。
(薦讀人:韋三水,財經作家,前資深媒體人,著有《誰人不識寧高寧》等多部暢銷財經著作。)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