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海軍的076型兩棲攻擊艦終于揭開神秘面紗!這艘全球從未有過的“無人機航母”,靠電磁彈射和蜂群無人機直接炸翻傳統海戰規則。美國研究了30年的技術,中國10年搞定;4萬噸巨艦搭載30噸級隱形無人機,單波次打擊密度碾壓美軍5倍。西太平洋的棋局,從此要徹底洗牌了!
去年12月底,上海滬東船廠一艘代號“51”的巨艦緩緩下水,舷號刷上“四川艦”三個大字。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這艘076型兩棲攻擊艦一露面,西方軍事論壇直接炸了鍋。為啥?它干了兩件顛覆性大事:
全球首次給兩棲艦裝上電磁彈射器
,還徹底放棄垂直起降戰斗機,把甲板全甩給了無人機。
電磁彈射這東西,美國在福特級航母上折騰了十幾年,故障率居高不下,至今沒玩轉,中國呢?福建艦2018年立項,2022年下水測試,到076型直接移植上艦,彈射軌道長度和航母一模一樣!
蒸汽彈射需要消耗巨量淡水和燃料,電磁彈射插電就能用,10分鐘彈射12架30噸級攻擊-11無人機,掛載2噸反艦導彈直奔500公里外,臺軍吹噓的“雄風-3反艦導彈攔截網”,在隱形無人機蜂群面前,活脫脫成了“煙花秀”。
更絕的是設計思路。傳統兩棲攻擊艦像美國的“美國級”,得靠F-35B垂直起降戰機撐場面。但垂直起降有個死穴:腿短!作戰半徑撐死800公里,載彈量還砍半。076直接掀桌子——要啥有人機?無人機不香嗎?
甲板清一色部署攻擊-11隱形無人機和直-20J反潛直升機,偵察、反艦、電子壓制全包圓。一架殲-35的造價夠買20架攻擊-11,戰時被打下來不心疼,后方操控員喝著咖啡就能遠程作戰。
你們肯定好奇:這么大艘艦,總不能只當無人機平臺吧?看它的雙艦島設計就懂了。前艦島管航海導航,后艦島專注無人機指揮,兩邊數據鏈實時共享。
4萬噸體格塞進塢艙,照樣運氣墊艇和兩棲戰車。簡單說,它既是“迷你航母”又是登陸基地,臺海300公里寬的水域?15分鐘無人機覆蓋全場,登陸部隊還沒靠岸,灘頭工事早被炸成篩子。
美國人現在心里發毛。過去吹噓“11艘航母碾壓中國3艘”,結果076半路殺出,這玩意建造速度多快?民用測試版去年4月開工,11月試航,軍用版從鋼板切割到下水不到兩年,一艘076帶36架無人機,抵得上半艘福建艦的空中打擊力,造價卻只有航母的三分之一,五角大樓報告都承認:到2027年,中國若有4艘076部署南海,美軍航母得退到菲律賓海才能保安全。
當然也有人挑刺:沒斜角甲板,回收飛機時不能彈射;全燃動力雖然飆到30節,但比核動力續航差一截,但話說回來,076壓根沒想和超級航母硬剛!
它的定位很明確——
分布式作戰
。未來戰場,福建艦帶殲-35爭奪制空權,076指揮無人機群“螞蟻啃大象”,專打敵方雷達、彈藥庫、指揮節點。去年臺海軍演,基隆艦防空導彈攔截無人機成功率不到15%,要是碰上076的電磁彈射蜂群?畫面太美不敢想。
076的出現根本不是簡單的“艦艇升級”,而是一場認知戰革命。當美軍還在糾結“怎么攔截無人機”時,中國用電磁彈射+蜂群戰術重新畫了賽道。未來十年,西太平洋的深藍水域上,4萬噸的“無人機母艦”將和十萬噸核航母并肩作戰——這種科幻場景,只有中國人敢把它變成現實。
至于某些國家酸溜溜的“技術抄襲論”?看看四川艦甲板上那套全球獨一份的電磁彈射軌道,答案早寫在海浪里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