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末年,天下大亂,諸侯并起。
項羽和劉邦曾約定,先入關中者為王。劉邦先入關中,項羽卻不愿意了,他在鴻門設宴,招待劉邦。
項羽想在宴會上殺掉劉邦,卻因為一念之差,放過了劉邦。后來,劉邦一路披荊斬棘,成為項羽最大的對手。
后來,鴻門宴成為了一個成語,指不懷好意、居心不良的邀宴,比喻想要加害客人的宴會。
一直以來,衍生了很多三字成語,也許你不知道它們是成語,不信,你來看看!
18個三字成語,認識五個,你就是高手!
01
請長纓
【釋義】指立志報國,降服強敵。自告奮勇請求殺敵。
【出處】祖詠《望薊門》:“少小雖非投筆吏,論功還欲請長纓。”
【故事】漢代有個叫終軍的朝官曾向漢武帝請示,要親赴南越(今廣東、廣西、越南北部一帶),用一根長繩子綁縛南越王回來,使其歸順。祖詠在他的《望薊門》一詩中用了這個典故,并首次將其歸納為“請長纓”。
02
莫須有
【釋義】即也許有之意,形容無中生有,羅織罪名,用以表示憑空誣陷。
【出處】元·脫脫等《宋史·岳飛傳》:“獄之將上也,韓世忠不平,詣檜,詰其實。檜曰:‘飛子云與張憲書雖不明,其事體莫須有。’世忠曰:“‘莫須有’三字何以服天下?”
【故事】秦檜誣陷岳飛,韓世忠氣憤地質問他是否是事實,秦檜說:“也許有吧。”韓世忠非常氣憤:“‘莫須有’何以服天下?”
03
孺子牛
【釋義】表示父母對子女的過分疼愛。
【出處】《左傳·哀公六年》:“汝忘君之為孺子牛而折其齒乎?而背之也!”
【故事】后來現代偉大文學家魯迅《自嘲》中的“橫眉冷對千夫指,俯首甘為孺子牛”名句使“孺子牛”的精神得到升華,人們用“孺子牛”來比喻心甘情愿為人民大眾服務,無私奉獻的人。
04
解語花
【釋義 】唐明皇說楊貴妃為”解語花“,指善解人意的花,比喻善解人意的美女,喻指美人聰慧可人。
【出處】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解語花》:明皇秋八月, 太液池有千葉白蓮數枝盛開,帝與貴戚宴賞焉。左右皆嘆羨,久之,帝指貴妃示於左右曰:”爭如我解語花?“
【故事】唐玄宗時代,宮中的太液池開了無數雪白的蓮花,玄宗和皇親國戚們一起設宴賞花。席間,大家對這些蓮花贊不絕口。
玄宗指著楊貴妃對大家說:“這蓮花再美,也比不上我這會說話的名花!”
玄宗把楊貴妃比作會說話的名花,比雪白的蓮花更勝一籌,足見他對楊貴妃的寵愛。
后來,“解語花”這一典故,用來比喻美女,或指美女可人。
05
囊底智
【釋義】口袋底下的智謀。指所懷的智謀很多。
【出處】《魏書·慕容垂傳》:“且吾投老,扣囊底智,足以克之。”
06
執牛耳
【釋義】古代諸侯訂立盟約,要割牛耳歃血,由主盟國的代表拿著盛牛耳朵的盤子。故稱主盟國為執牛耳。后泛指在某一方面居最有權威的地位。
【出處】《左傳·哀公十七年》:“諸侯盟,誰執牛耳?”
07
金石交
【釋義】比喻交情深厚,如金石一般堅固。
【出處】《漢書·韓信傳》:“項王恐,使盱臺人武涉往說信曰:‘……今足下自以為與漢王為金石交,然終為漢王所禽矣。’”
08
空城計
【釋義】指在危急處境下,掩飾空虛,騙過對方的策略;今多用以比喻毫無實力、虛張聲勢嚇人。
【出處】元末明初·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九十五回:“‘如魏兵到時,不可擅動,吾自有計。’孔明乃披鶴氅,戴綸巾,手搖羽扇,引二小童攜琴一張,于城上敵樓前,憑欄而坐,焚香操琴,高聲昂曲。”
【成語】諸葛亮派兵攻打魏軍,只留少數的老弱殘兵守城,司馬懿帶兵殺來,諸葛亮傳令大開城門,并派人去城門ロ打掃道路,他自己在城樓上端坐彈琴,琴聲不亂。司馬懿見此,恐怕城中布置了伏兵,于是退兵而去。
09
敲邊鼓
【釋義】比喻從旁幫腔,從旁助勢,幫講話的人向聽者傳達思想。(暗帶些許貶義)
【出處】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34回:“這話須得你老哥自己去找他,我們旁人只能敲敲邊鼓。”
10
九折臂
【釋義】九:泛指多次;折:斷。多次折斷胳膊,經過反復治療而熟知醫理。比喻閱歷多,經驗豐富。
【出處】戰國·楚·屈原·《九章·惜誦(惜誦以致愍兮)》:“九折臂而成醫兮,吾至今而知其信然。”王逸注:“方人九折臂,更歷方藥,則成良醫。”
11
閉門羹
【釋義】指主人拒絕客人進門叫做讓客人吃閉門羹。
【出處】唐·馮贄《云仙雜記》卷一:“下列不相見,以閉門羹待之。”
12
半瓶醋
【釋義】指介于懂與不懂之間,且喜歡炫耀。
【出處】元 無名氏《司馬相如題橋記》:“如今那街市上常人,粗讀幾句書,咬文嚼字,人叫他做半瓶醋。”
13
壁上觀
【釋義】比喻坐觀勝負而不幫助任何一方。
【出處】《史記.卷七.項羽本紀》:「諸侯軍救巨鹿,下者十余壁,莫敢縱兵。及楚擊秦,諸將皆從壁上觀。」比喻坐觀成敗,不幫助任何一方。也作「作壁上觀」。
【故事】秦朝末年,為了反抗秦國的暴力統治,項羽和已被秦朝滅亡的趙、魏、燕、韓諸國,組成反秦義軍。
章邯遂揮師攻趙,圍困趙王于巨鹿。趙王向楚王緊急求救。項羽親率全軍渡過漳水,旋即“破釜沉舟”,每人只發三天干糧,與秦軍決一死戰。
此時,集結在前線的已有來自各地的十幾支援趙部隊。各路援軍見秦軍勢大,都固守營寨,不敢輕易出戰。
楚軍將士似出山猛虎,以一當十,直殺得秦軍落花流水,潰不成軍。各路援軍都在自己的營壘上看到了這一壯觀場面。
楚軍大捷,項羽從此成為各路反秦部隊的領袖。
14
風馬牛
【釋義】將牛放置于風中,牛順風跑,馬逆風跑,不會跑到一起。后用以比喻事物之間毫不相干。
【出處】唐·段成式《酉陽雜俎·盜俠》:“唐責之:‘某與公風馬牛耳,不意盱眙相遇,實慕君子,何至騶卒不若也。”
15
百里才
【釋義】能治理一縣的人才。泛指具有小才能的人。
【出處】《三國志》卷三十七《蜀書·龐統傳》:先主領荊州,統以從事守耒陽令,在縣不治,免官。吳將魯肅遺先主書曰:「龐士元非百里才也,使處治中、別駕之任,始當展其驥足耳。」
16
長舌婦
【釋義】長舌婦原指好進讒言的婦人,后泛指愛扯閑話、搬弄是非、在背后對別人說三道四的人;又指一點小事就當大肆宣傳的人。
【例句】《詩經·大雅·瞻卬》:“婦有長舌,維厲之階!亂匪降自天,生自婦人。”
17
杵臼交【chǔ jiù jiāo】
【釋義】意思為不計貧賤的交誼。
【出處】《后漢書.吳佑傳》:公沙穆來游太學,無資糧,乃變服客傭,為佑賃舂。佑與語大驚,遂共定交于杵臼之間。后因以杵臼交指不計貧賤的交誼。
18
馬前卒
【釋義】指在馬前供奔走役使的人,現用來比喻為別人效力的人。
【出處】唐·韓愈《符讀書城南》詩:“一為馬前卒,鞭背生蟲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