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小暑,是“環青賽”的第二天,我是省道102線海東公路總段大通公路段威北工區的工區長于作君,我與環青賽的緣分,深植在這條15公里長的賽道肌理里。每年七月,當環青海湖國際公路自行車賽的車輪碾過瀝青路面時,我的目光總會落在路側被修剪得齊整的蒿草、反光锃亮的防撞護欄,還有那些在暴雨后依然暢通的邊溝上。這些藏在賽道背后的細節,是我們養護人寫給賽事的情書。
蒿草與視線的博弈。第一次參與賽事保障時,省道102線途經的生態保護區讓我犯了難。盛夏的蒿草能長到一人高,不僅遮擋標志標牌,連彎道處的行車視線都被切割得支離破碎。我帶著工區弟兄們琢磨出“機械粗剪+人工精修”的法子,可遇到陡坡溝渠時,割灌機根本使不上勁。記得籌備期的一個正午,我蹲在45度的斜坡上徒手拔蒿草,鋒利的草葉在手掌劃開三道血口子,汗水滲進去蜇得生疼,可抬頭看見隊友們也在灌木叢里埋頭苦干,誰都沒喊停。等兩個月后全線蒿草清理完,站在路中間一看,兩側視野從2米拓展到5米,遠處的山都清晰地映在眼底,突然覺得那些被草汁染綠的工服、磨破的手套,都成了值得的勛章。
邊溝里的暴雨記憶。高原的雨來得沒征兆。賽事前夕,一場突降的暴雨讓涵洞堵滿了枯枝和塑料袋,淤泥深得能沒過膝蓋。作為“領頭羊”,我第一個跳進齊腰深的污水里,冰冷的雨水混著淤泥灌進雨靴,徒手掏挖時指尖觸到尖銳的碎石也顧不上疼。隊員們看我渾身濕透,也都爭著往下跳,我們用了三個小時清通涵洞,等最后一鏟淤泥被挖出來時,天邊剛好透出點晴光。后來賽事期間又下了幾場雨,看著雨水順著暢通的邊溝嘩嘩流走,有個剛入職的小伙子突然說:“于工,那首歌唱得好,誰說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咱們站在泥里,也算英雄!咱們守的不是邊溝,是賽道的血管!”大家哈哈大笑,紛紛點贊小伙子的總結金句。
如今走在省道102線上,手撫護欄上的防銹漆,腳底是被無數次修補過的平整路面,總想起那些在晨光里開安全例會的清晨,在暮色中檢查設施的黃昏。當環湖賽的選手們風馳電掣般掠過賽道時,或許沒人會注意到路側那個穿著橘色工裝的身影,但我知道,每一米暢通的路面,每一處醒目的標志,都是我們養護人刻在省道102線上的堅守——這不是我一個人的故事,是所有守在賽道幕后的公路人,用老繭和汗水寫給環湖賽的長詩。
文章來源:青海省交通運輸廳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