極目新聞評論員 吳雙建
2023年8月,河南省平頂山市魯山縣花費715萬元修建的牛郎織女雕塑一事引發社會關注,有市民、網友表示該雕塑并不驚艷,卻價格頗高。2025年,有市民向華商報大風新聞等媒體反映,他至今未能得到該事件的最終結論。記者致電平頂山市紀檢部門,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此事還在調查中,具體情況不方便說,希望理解,“該問題涉及保密,有相關部門去調查的。”(據7月12日瀟湘晨報報道)
牛郎織女雕塑(視頻截圖)
715萬元的牛郎織女雕塑,本有三個核心問題需要解答。
一是,據當時媒體報道,該項目的中標日期系當年7月6日,但在6月23日,有人便拍到了該雕塑基座建起的視頻,認為涉嫌“未批先建”。如果網友爆料屬實,這就涉嫌“蘿卜招標”,違反了招投標的原則問題。招投標的目的,就是為了將項目放在陽光下,減少暗箱操作的空間。投標結果還沒出來,工程就上馬了,這不就意味著提前“內定”嗎?
二是,2020年2月,魯山縣剛剛退出貧困縣,花這么大的代價修雕塑有沒有必要?哪怕魯山退出貧困縣,但并不等于很富裕,錢依然要用到刀刃上。牛郎織女本是傳說,當地認為與之相關倒也無可非議,一座雕塑或許能體現當地風土人情。但是,雕塑本身并不能帶來明顯的實際收益,真的有必要嗎?我們注意到,近年來,多地因為高價修建雕塑、景觀等,被認定在搞形式主義、在做面子工程被通報。對于工程的必要性,當地不能不查。
當地通報
三是,715萬元的雕塑,網友稱“又丑又貴”。有網友質疑:“用的什么材料,值700多萬?”輿論質疑造價過高,就是懷疑背后可能存在貪腐,再加上“蘿卜招標”的嫌疑,就更可疑了。這個雕塑用的什么材質,在設計、建造、安裝等方面各個環節花了多少錢,同樣應該給公眾一個說法。當時,魯山縣調查組稱,對社會關注的項目設計、工程造價、招標流程等問題進行全面審查。那么,審查的結果呢?
處理進展(網絡截圖)
應該說,上述三個核心問題并不復雜,調查更不需要近兩年時間。所以,當地“還在調查”就讓人十分詫異,被網友懷疑在“拖”。如今,當地又說出“涉及保密”的話來,那便出現了第四個問題:一座雕塑建設需要保什么密?涉及保密就調查不下去了嗎?就怕“涉及保密”是托詞,想繼續拖下去。這倒真想讓人知道,到底是什么因素在干擾調查并得出結論。
尊重輿論監督,是地方政府的應有之義。如果真的在用拖字秘訣,既不可能成功,還會影響政府公信和權威。希望當地就輿論關心的問題,早點給出答案,不要再年復一年地拖下去,拖出更多的問題來了。
(來源:極目新聞)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