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3日 多云有陣雨 氣溫25~34℃
新聞報料電話:0715—8128787
新鮮事、稀奇事、開心事、麻煩事,歡迎撥打熱線電話,我們愿意和您分享,幫您跑腿...
4月19日,廣東汕頭潮南區峽山街道西港村,兩名孩童在河邊玩耍時不幸溺亡。
5月11日,四川省成都市新津區興義鎮楊牌村西河,一名8歲男童不慎落水,父母下水施救,父親不幸遇難。
6月14日,河南平頂山,一男孩野泳溺水,不幸身亡。
夏季進入溺水事故
高發易發期
據統計,溺水是
15歲以下兒童的頭號殺手
我國每年有約1.2萬名兒童
因各類水域意外喪生
一起起溺水事故
讓人震痛又警醒
防溺水警鐘
一定要敲起來!
01
低齡兒童
在家中蓄水容器里溺水
對于5歲以下的低齡兒童,家中的蓄水容器,如浴盆、水桶、洗衣機等可能蓄水的容器,都是“深水區”,可能導致兒童溺水。
02
掉入工地積水坑
或小區景觀池
工地內臨時形成的深水洼,小區人造景觀池等場所,可能發生兒童溺水事件。此外,小區人造景觀池還存在觸電等安全隱患。
03
在泳池游泳時
抽筋或在水中打鬧
公共泳池和水上樂園等場所,可能存在人多擁擠等問題,如游泳時抽筋或多人在水中嬉笑打鬧,可能導致孩子嗆水進而驚慌失措發生溺水。
04
孩子三五成群
結伴在野外玩水
孩子與同學結伴去江、河、水塘等開放性水域玩水時,有可能會迫于同伴壓力而冒險,繼而發生意外。野外水域還存在岸邊濕滑、淤泥松軟難掙脫、水草易纏身、人煙稀少難以獲救等危險。
05
戴著游泳圈
在深水池中玩水
塑料充氣的水上玩具、游泳圈等不是專業的漂浮裝備,當水流發生變化時,充氣的水上玩具、游泳圈等在水的推動下突然翻過孩子的頭,如果孩子沒有抓穩,就可能引發溺水事件。
06
在淺水區時
家長疏于看護
即使身處泳池淺水區或淺水海灘,孩子也可能因為滑倒、抽筋、水流湍急等原因發生溺水,在海灘上還有可能被卷入深水區。
07
兒童盲目下水
施救溺水者
溺水者出于求生的本能可能會死死抓住任何東西。因缺乏救援經驗,熱心群眾貿然下水救援反被拖入水中的慘劇時有發生,兒童力量、經驗不足,救人時更易發生意外。
青少年結伴下水,往往存在“逞英雄”、同伴壓力、好奇心驅使等多種心理,家長一定不要忽視溺水風險的心理因素,有針對性地對兒童進行教育和規勸。
溺水后都會大聲呼喊?
溺水總是悄然發生的!溺水者往往想呼喊卻發不出聲音,特別是孩子。有的孩子在泳池中溺水,看起來卻像是“趴”或“站”在水中發愣,但其實孩子可能已意識模糊。
游泳圈可以很好保護孩子?
沒有任何設備可以替代成人的監護!當游泳圈在水的推動下突然翻過孩子的頭,或是游泳圈突然漏氣時,可能引發溺水。
會游泳就不會溺水?
不能放松警惕!水下很危險,特別是水庫、池塘、河流等野外水域。腿部抽筋、身體疲勞、空腹等也會導致無法正常游泳,從而導致溺水。
1
在游泳池遇見有人溺水,立刻大聲呼叫救生員。
2
在戶外發現有人溺水,要大聲呼叫同時撥打110報警并聯系120急救人員。
3
尋找救生圈、木板、竹竿、樹枝等拋向溺水者。岸邊救人時要趴在地上降低重心,避免被拉入水中。
4
不要直接跳下水或手拉手施救,避免造成連環溺水的悲劇。
5
如果具備下水救援的條件,救援者要從背后接近溺水者,再托起他的身體,讓頭露出水面,側游上岸。
放松身體向后仰,不要掙扎,防止下沉。
抬起下巴,盡量讓口鼻露出水面,保證呼吸,同時大聲呼救。
注意周圍有沒有能幫助漂浮的物品,可將空塑料瓶等具有浮力的東西抱在身前,有助于漂浮。
此外,家長的有效看護是關鍵!
對于結伴外出的孩子,要知去向,知同伴,知歸時,知內容!
外出帶孩子涉水時,務必做到:
時刻有效看護,做到專心、不間斷和近距離!
絕不能將兒童單獨留在浴缸、浴盆里,或待在開放性水源邊!
應帶兒童去有專職救生員的游泳場館!
在兒童乘船、戲水時,應給兒童使用合格的游泳圈、救生衣、漂浮板等!
家長的看護
和安全教育
是孩子最好的“護身符”
來源:央視頻
編輯:劉念
監制:向東寧
出品:新媒體中心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