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8元飯局換5000萬投資:小城書記的民生賬本
退休書記自費宴客引爆熱搜:一頓飯帶火29萬只鵝
公務員不敢下館子?重慶樣本破解基層“恐餐癥”
退休書記賭上前程請客,換來500個工作崗位!
1108元的一餐自費飯局,讓重慶榮昌區委書記高洪波沖上熱搜。在各地整治“違規吃喝”行動層層加碼的當下,這位書記不僅公開宴客,還把賬單曬到網上。有人稱他作秀,更多人卻從視頻里餐館老板發光的眼神中,看到一種久違的救贖感。
最近某鄉鎮公務員小張的經歷,映照出當下基層的荒誕:自費請外地同學吃碗牛肉面被人拍照舉報,紀委核查雖還清白,面館老板卻再不敢接待穿襯衫的客人。類似的故事在多個縣城悄悄上演。某些地方的執行者把整治異化成“行為潔癖”,吃飯如履薄冰的恐慌,正從機關大院蔓延到街頭巷尾。
中國烹飪協會2024年的報告揭露一組沉重數字:全國餐飲從業人員超過3000萬人,每關閉一家餐館,就意味著3.2個家庭失去生計。當“三人以上聚餐是違紀”的謠言擴散,某縣城的火鍋店老板李建軍發現,五月公務員群體的消費驟降了64%。“他們連周末帶孩子吃飯都穿便服。”
高洪波的宴客錄像里藏著三重破局密碼。他在本地鹵味店自費設宴兩桌,邀請的客人有養豬勞模、返鄉創業青年、中學教師和人大代表。餐費1108元的發票當場公示,退回來的892元押金上還留著油漬。“我要給榮昌的煙火氣站臺!”這句話隨著鵝肉香氣飄出小店。
后續發展更具戲劇性。被書記“探店”的陳老板,次日接到江蘇客商電話:“看到你們書記啃鵝頭的視頻了,榮昌鵝毛產量是不是真占全國15%?” 三個月后,投資5000萬元的羽毛球廠在榮昌落地。負責人直言:“政府敢為特產站臺,我們才敢投資。”這家廠現在每天消耗1.2噸鵝毛,創造57個崗位。
當榮昌五一狂攬224萬游客時,隔壁某資源大縣卻發生著魔幻對比。該縣坐擁天然溫泉和百年小吃,去年因有干部組織美食節被舉報“奢靡”,今年干脆取消所有餐飲推廣。分管文旅的副局長私下說:“辦宴易踩線,不如搞光伏安全。”于是游客中心的招商手冊里,米其林餐廳圖片被換成太陽能板。
在榮昌政府大院,五月的場景令人動容。面對暴增29倍的游客,機關打開車庫變身停車場,食堂大廚凌晨三點起來鹵鵝。有辦事群眾拍到規劃局長系著圍裙刮鵝毛,照片發到網上獲贊8萬。網友調侃:“這波潑天富貴,是干部用洗碗布接住的。”
高洪波今年7月將滿60歲。臨近退休的干部敢如此破局,恰似投入深潭的鯰魚。某些質疑者沒注意到,他力推的鹵鵝產業已長出完整鏈條:鵝肉進真空包裝車間,鵝油加工成化妝品,鵝毛變成羽毛球。在西南中小企業景氣指數跌至榮枯線下時,榮昌新注冊餐飲商戶反增31%。
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特聘顧問周宏宇講過一個真實案例:某市要求公務員聚餐提前報備菜品清單,結果查出干部們在食堂點外賣。更值得警惕的是食品安全監管的弱化——北方某市食藥監人員訴苦:“現在80%精力在查公務用餐票據,小作坊的地溝油反而沒空管。”
榮昌樣本撕開一道口子:整治違規吃喝不該困死正常消費。當小張這樣的基層公務員開始恐懼街邊面館,當李建軍們的餐館亮起轉讓燈箱,流失的不僅是人間煙火,更是3000萬人的飯碗,是5.5萬億市場的根基。
有網友問得犀利:如果吃飯都成高危行為,拿什么談營商環境?當江蘇客商看到干部為家鄉特產舉杯的真誠,比任何招商PPT都有說服力。那些在“避嫌”中喪失機遇的地區,缺的不是資源,是擔當的勇氣。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