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人日報客戶端記者 邢生祥 通訊員 馬正俊
七月流金,祁連山下,青海門源萬畝油菜花如期潑灑出攝人心魄的金色畫卷。
7月9日,在青藏集團公司西寧工務段西寧高鐵車間門源工區駐地,班長郭萬利結束線路巡查,汗水未干,一個熟悉的身影帶著笑意映入眼簾——妻子王亞紅跨越山水,從甘肅會寧老家輾轉而至。
“嫂子來啦!”工友們的招呼聲未落,郭萬利已快步上前,接過妻子簡單的行囊。
“累壞了吧?路上還順利嗎?”他的語氣里滿是關切,目光仔細打量著妻子,仿佛要確認這風塵仆仆的身影是否安好。
“不累,坐你養護的鐵路來的,又快又穩,比想象中舒服多了!”王亞紅笑著回應,長途跋涉的疲憊掩不住眼中的喜悅,“就是想看看你,也看看這聞名已久的花海。”
這份“又快又穩”的體驗背后,是無數個不為人知的深夜堅守。就在王亞紅抵達的前一天凌晨,高原的寒氣尚未散去,星月交輝下,郭萬利和工友們的身影已經出現在冰冷的鋼軌旁。這是高鐵養護的“天窗期”。
頭燈的光束刺破黑暗,精準地打在軌道檢查儀上。郭萬利俯身,臉頰幾乎貼到冰冷的鋼軌,仔細檢查著每一處幾何尺寸、螺栓扭矩和道床狀態。
“凌晨是檢修的黃金時間,干擾少,精度要求更高。”他喘著粗氣說,“夜里靜,耳朵更靈,一點異響都不能放過。旅客白天坐得舒不舒服,就看我們夜里干得細不細。”工具與鋼軌的碰撞聲在寂靜的曠野中格外清晰。
當第一縷晨光劃破天際,他們才完成工作回到工區。妻子王亞紅獨自在家鄉撫育稚子,丈夫則扎根高原,在鋼軌間傾注心血,守護著穿越花海的蘭新高鐵的平穩舒適。
這一次,她沿著丈夫精心維護的蘭新高鐵一路西行,從會寧到蘭州,再從蘭州乘高鐵直抵門源。
當列車平穩駛過丈夫親手檢修的路段,王亞紅心中涌動著特別的感觸:“車跑得真穩,一點不晃。看著窗外的山啊河啊,我就想,這路,這橋,說不定就有萬利他們流過的汗呢”。
“安全無小事,每一毫米的誤差都關乎千鈞。”這是郭萬利常掛在嘴邊的話。在工區,他每日帶領工友俯身于鋼軌之間,目光如炬,不放過任何細微隱患。
得知妻子即將乘高鐵而來,他的責任感和牽掛交織得更深了。檢修間隙,他指著腳下的鋼軌對工友說:“這段剛精調過,數據都在最優值。”在他心中,那锃亮的鐵軌不僅是職責所系,更是千萬旅客平安歸家的承諾。
“妻子坐的動車,是從我手里檢查過的安全線上駛過。”這份樸素的心愿,是守護鐵路的剛毅誓言,亦是對家人最深沉的柔情。
第二天,郭萬利特意調休半天,陪妻子去看近在咫尺平常卻無暇細賞的門源花海。站在金色的海洋邊,王亞紅沉醉于壯闊的美景。
郭萬利卻習慣性地望向遠處蜿蜒的鐵路線,指著其中一段說:“看那邊,我們的軌道就從花田邊上穿過去。每次巡線到那,看著金燦燦的花,想著遠方的人,干活都更有勁兒。”
王亞紅走到丈夫身邊,輕聲說:“以前總在電話里聽你說‘安全第一’,現在真真切切走在你守護的路上,才知道這四個字的分量。窗外的風景美,但更美的是心里那份踏實。你守護鐵路,我守護家,咱們都挺好。”
鋼軌無言,延伸向天際;花海有聲,翻涌著熾熱的生命。郭萬利俯身檢修的每一寸軌道,都默默托舉著妻子穿越花海的列車。這并非巧合的浪漫,而是一位青藏鐵路人最深沉的愛意表達,以崗位為紙,以汗水為墨,將對家人的守護,融入每一次螺栓的緊固、每一次數據的校準,最終匯成一條讓所愛之人安心抵達的平安通途。
來源:工人日報客戶端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