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購物平臺越發的多元化,不僅價格便宜,還能買到一些服務,大家越來越習慣在網上買東西。可當你享受買買買的樂趣時,結果遇到商家只接單不發貨、只收錢不辦事,省錢不成反被騙,這就是典型的虛假購物詐騙,哈爾濱市公安局提醒您,以下是虛假購物、服務類詐騙的幾種常見類型,大家要多加防范。
01
詐騙套路解析
1.虛假購物
詐騙分子通過社交軟件、網頁、短信、電話等渠道發布商品廣告信息,通常以盲盒購買、海外代購、低價轉讓、0元購物等方式為誘餌,誘導受害人與其聯系,待受害人購物付款后,就將受害人拉黑或者失聯,受害人也未收到約定的商品、貨物;或以加繳關稅、繳納定金、交易稅、手續費等為由,誘騙受害人轉賬匯款,實施詐騙。
2.虛假服務
詐騙分子通過推廣發布信息,謊稱可以提供正常的生活型服務、技能型服務等(如:代為生活繳費、音樂制作、網站制作、論文發布、代加工等),以及謊稱可以提供非法的各種虛假服務(如:調查追債、提供定位、交通違章處理等),以繳納定金、保證金,誘騙受害人轉賬匯款,后將市民拉黑,從而實施詐騙。
02
典型案例
網民趙女士收到一個快遞包裹,里面有一張退學費公告,稱因國家政策規定,可以把她之前報名的網課費用退還。趙女士便掃描上面的二維碼,下載了一款App。登錄后“客服”主動聯系其進行退費,一開始退款300元,后來“客服”以“辦理退費學員較多”,為確保資金鏈不斷裂為由:后續退費要分筆辦理,二次退費需要購買基金完成升值才能繼續退費。趙女士按照對方的指導掃碼支付700元返現1010元,得到返利后她便繼續做任務。幾次之后她被告知輸錯金額導致平臺崩潰錯誤,更正后臺需要繼續支付大額資金,趙女士毫不猶豫向對方轉賬,一段時間后還是沒能提現才發現自己被騙,最終損失7萬余元。
03
警方提示
1.網絡購物和購買服務需謹慎,對網絡用戶提出高質低價、特殊優惠的商品要警惕。
2.切勿在網上購買不正規的商品服務,不相信所謂的論文代寫、證書購買、提供定位等服務信息
3.網絡購物應使用正規購物的軟件和交易平臺,切勿私下進行無保障交易。
4.對于網上陌生人發來的陌生購物鏈接不點擊、不明購物App不下載。
來源:哈爾濱新聞網
記者:王驍
編輯:馬云鵬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