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李茂佳 實習生 張彤睿
7月17日,封面新聞從重慶市舉行的反詐工作專題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5年以來,重慶持續深化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違法犯罪三年行動,截至7月中旬,全市電信網絡詐騙案件發案和損失同比均下降,為群眾追贓返還2.45億元。
新聞發布會現場。
重慶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介紹,重慶以“斬鏈”“拔釘”等專項行動為牽引,全力挖源頭、斬鏈條,偵破渝北“12.13”詐騙案等一批大要案件,從境外緝捕詐騙集團幕后“金主”88名;發起集中抓捕和集群戰役17次,抓獲犯罪嫌疑人7790余人,移送起訴4722人,嚴厲打擊了犯罪分子囂張氣焰。
同時,建立涉詐資金統一止付追贓工作模式,加大破案追贓和財產執行力度。在警快辦上線“涉詐資金返還一件事”應用,讓受害人可以直接通過線上申請返還、查詢進度,少跑路又返得快。
例如,4月10日,北碚區居民趙某被詐騙,350萬元被騙資金被及時攔截凍結。公安機關、金融機構等多個部門通過“涉詐資金返還一件事”應用快速流轉審批,僅5天350萬元就返還到被騙人賬上。
“筑牢反詐防線 守護校園安全”開學季反詐宣傳活動。資料圖
今年以來,通過資金返還一件事應用,重慶1433人辦理并及時獲得涉詐資金返還6731萬元。
在推進反詐數字化改革方面,公安、金融、通信等部門充分運用大數據、云計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構建反詐“防火墻”,增強詐騙電話、短信、網址的智能識別和攔截能力。
今年上半年,重慶全市預警高危號卡20萬個,攔截詐騙呼叫4620.97萬次,同比增長157%,封堵詐騙網站時效由24小時縮短至30分鐘。
在創新宣傳防范方面,重慶緊盯刷單返利、冒充客服、虛假購物等高發手法,在主流媒體持續發布識詐防騙提示,在商圈、軌道、車站等人流密集地區和出租車、網約車等增加投放反詐宣傳公益廣告。組織“拒賭反詐e起行動”“銀齡反詐”等主題宣傳活動。針對青少年、老年人、投資群體、財會人員等易受騙人群,加強精準宣傳。
在強化預警勸阻方面,重慶通過搭建風險監測模型,及時發現、快速處置一批涉詐風險隱患。推動反詐預警勸阻在“141”基層智治體系貫通,實現全市1031個鎮街全覆蓋?從預警指令產生到鎮街處置反饋,最快僅需30分鐘,打造市、區縣、鎮街、社區、網格“五級”預警勸阻新格局。
重慶市“全民反詐在行動”活動現場。資料圖
今年以來,重慶共預警勸阻潛在受害人598萬人次,同比上升51%;鎮街協同勸阻高危潛在受害人55萬人次、同比增長3.2倍。
針對新出現的詐騙分子誘導被騙群眾“現金取款交付”突出情況,公安、銀行優化“銀行網點—區縣反詐中心—市反詐中心”三級協同機制,及時發現、聯動處置異常取現行為,今年累計攔截群眾線下取現被騙現金3700余萬元,月均攔截金額較去年上升18.3%。
“當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整體形勢依然嚴峻,新技術被不斷用于詐騙,犯罪手法持續迭代翻新,迷惑性極強,群眾反詐意識和防騙能力還需要不斷提升。”重慶市公安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繼續保持對電信網絡詐騙及黑灰產犯罪的嚴打高壓態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