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ss“有毒”,Stop!別讓親親變成孩子“愛的負擔”!
近日,淮安市第二人民醫院兒童消化科接診了一名8歲男孩,他持續發熱1周,體溫每日都飆升至39℃以上,脖子上的腫塊如鴿蛋大小。家長起初以為孩子患上了“腮腺炎”,在當地醫院接受輸液治療,然而病情不僅沒有好轉,反而愈發嚴重,這可急壞了一家人。
孩子被緊急送往淮安市第二人民醫院后,入住兒童消化科,嚴婷婷主治醫師仔細詢問患兒的情況,并進行了全面細致的體檢,發現患兒有喉梗阻,脾臟也大,這是需要引起重視的急重癥。
原因是什么?
嚴重感染?
還是血液病?
兒童消化科主任
丁嫻主任醫師帶領團隊
為患兒制定治療方案
完善相關檢查后,該患兒明確診斷為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也就是俗稱的“親吻病”。原來,這種疾病由EB病毒感染引起,主要通過親密接觸傳播,尤其是親吻!
診斷明確后,制定了個體化的治療方案,患兒的高熱癥狀逐步得到緩解,然而,幾天后,孩子又出現了發熱,原本變小的腫塊又大了起來,同時還出現了肝脾腫大,家長剛剛放下的心又懸了起來,王崢艷副主任醫師為他調整了治療方案,并提醒大家當心噬血的發生。丁嫻主任介紹噬血細胞綜合征,是一組由于細胞因子風暴引起的淋巴細胞、巨噬細胞增生和活化,伴隨吞噬血細胞現象的一類綜合征,表現為高熱不退,肝脾腫大,貧血、出血,部分有神經系統表現,一旦發生,可危及生命。
在丁嫻主任帶領的醫護團隊的悉心診療下,十余天后,孩子的病情隱定了下來,體溫正常,脖子上的腫塊也變小了,家長懸著的心終于放了下來。
副主任醫師周婷
與患兒交流
出院前,周婷副主任醫師給家長作了科普:EB病毒,人群普遍易感,超過90%的成人攜帶EB病毒,當機體免疫功能良好時,EB病毒呈潛伏狀態,當免疫失衡時,病毒就會活躍起來。兒童青少年免疫系統沒有發育完全,主要侵犯兒童和青少年。
值得關注的是,EB病毒感染除了引起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還和一些惡性疾病如淋巴瘤、鼻咽癌相關。醫生提醒,一旦出現不明原因的發熱,尤其是伴有淋巴結腫大的情況,家長應盡快帶患兒至正規醫院就診,以防延誤病情。
來源 | 淮安市第二人民醫院
▍法律顧問:曹俊羽律師,手機&微信15896195556
▍免責聲明:此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淮安零距離網網友發布爆料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為淮安打Call
↓↓↓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