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句話說對了,心里暖乎乎的,關系能就近一大步;可要是話說得不對,哪怕是無心的,也可能像根小刺,扎得人不得勁。
就像當代作家余華說過:“好的聊天不是比賽,而是兩個人坐在那兒,哪怕說些沒用的廢話,也覺得踏實。”
這話真在理——聊天的本質,是舒服,是互相給對方臺階下,而不是爭個輸贏,更不是讓人下不來臺。
可生活里偏有那么些男人,情商沒跟上,聊天時總愛說幾句“雷人”的話,聽著就讓人想躲。不是咱小心眼,實在是這些話背后藏著的,是不懂尊重、不會共情,跟這樣的人相處,太累。
情商低的男人,聊天時常說這3句話,遇到了,真得小心點,別輕易靠近。
一、開口就抬杠,總把“你懂個啥”掛嘴邊
你有沒有遇見過這樣的人?
你興高采烈跟他分享點啥,比如剛看了部喜歡的電影,說“這片子里的主角好讓人感動啊”,他立馬接一句“感動啥?都是演的,你懂個啥”;
你跟他說“最近想試試學畫畫,感覺挺有意思的”,他眼皮一抬“學那玩意兒有啥用?浪費時間,你懂個啥”。
不管你說啥,他都先否一波,末了還得加句“你懂個啥”,好像全天下就他最明白,別人都是傻子。
老話說“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這話里的“惡語”,不光是罵人的話,這種帶著優越感的抬杠,更傷人。
你想啊,誰聊天是為了被否定的?咱跟人分享,是想得到點回應,哪怕是“哦,聽起來不錯”,也比被潑冷水強。
可他偏不,總覺得自己站在“制高點”上,用“你懂個啥”把你的熱情踩在腳下。
這哪是聊天啊,分明是想顯示自己多能耐,可實際上呢?只會讓人覺得他眼界窄,還沒教養——真正有本事的人,從不會靠否定別人找存在感。
跟這樣的人待久了,你說啥都得小心翼翼,生怕哪句話又被他懟回來,時間長了,心里能不憋屈嗎?
二、不分場合戳人痛處,愛說“這有啥好難過的”
還有種男人,聊天時特別愛當“人生導師”,但他的“指導”,總往人傷口上撒鹽。
比如你工作失誤被領導說了,心里委屈,跟他念叨幾句“今天真倒霉,感覺自己好沒用”,他立馬來一句“這有啥好難過的?誰沒被罵過?至于嗎”;
比如你家里出了點小事,情緒低落,跟他說“最近家里事多,有點累”,他眼皮都不抬“這有啥好難過的?比你慘的人多了去了”。
聽著是不是特窩火?
老話講“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聊天最忌諱的,就是不分青紅皂白戳人痛處。
人在難過的時候,需要的不是“講道理”,而是一句“我懂你的不容易”,哪怕啥也不說,遞杯熱水也行啊。
可他偏不,非要用“這有啥好難過的”來“開導”你,看似是讓你“看開點”,實際上是在說“你的感受不重要”。
這種人,不是心壞,是真沒情商。他不明白,情緒這東西,從來不是“比慘”比出來的——你難過,不是因為你比別人慘,而是你當下真的不舒服,需要被看見。
跟他聊天,你會發現自己的委屈說不出口,難過被當成“矯情”,時間長了,誰還敢跟他掏心窩子?
三、只顧自己吐槽,常說“跟你說這些沒用”
還有一種更讓人下頭的,就是聊天時“只許州官放火,不許百姓點燈”的男人。
他能跟你吐槽半小時老板多奇葩,同事多討厭,你耐著性子聽,還幫他分析幾句,他越說越起勁;
可輪到你跟他說點自己的事,比如“今天遇到個客戶,特難纏”,他聽兩句就不耐煩,要么低頭玩手機,要么打斷你“行了行了,跟你說這些沒用”。
你說氣人不氣人?
老祖宗早就說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想讓別人聽你吐槽,就得愿意聽別人說點啥;你想讓別人重視你的情緒,就得先把別人的話當回事。
可他不,他覺得自己的事是天大的事,別人的事都是“沒用的廢話”。
這種聊天,根本不是互動,是“單方面輸出”。他把你當情緒垃圾桶,卻不肯給你半分耐心,說白了,就是自私。
跟這樣的人相處,你永遠是“傾聽者”,卻得不到半點回應,時間長了,你會覺得自己像個工具人,一點被尊重的感覺都沒有。
說到底,聊天這件事,最能看出一個人的情商。
情商高的人,哪怕話說得不漂亮,也會讓人覺得舒服;可情商低的男人,總愛用“你懂個啥”“這有啥好難過的”“跟你說這些沒用”這幾句話,把身邊的人越推越遠。
不是咱挑剔,實在是人與人相處,圖的就是個舒服。
如果跟一個人聊天,總讓你覺得委屈、憋屈、不被尊重,那真沒必要硬湊。
畢竟,好的關系從來不是“忍”出來的,而是“聊”出來的——你尊重我,我在意你,哪怕說的是柴米油鹽,也能聊出暖意來。
遇到總說這三句話的男人,別猶豫,保持距離,沒毛病。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