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來客,本是件熱鬧歡喜的事。泡上一壺茶,擺上幾碟點心,聊聊家常,敘敘情誼,時間過得輕快又愜意。
可要是客人沒眼力見,明明到了該走的時候還賴著不走,主人家心里著急卻不好明說,那可就成了件煩心事。
老話常說“客走主人安”,作家汪曾祺也寫過:“待人接物,分寸很重要,過了,就顯得生分;不到,又顯得怠慢。”
其實,主人家想送客時,往往會說些暗示的話,要是客人聽到這幾句還沒反應,要么是情商太低沒聽出來,要么就是故意裝傻,該自覺點了。
一、 “這天都黑透了,路上可得當心啊”
聊天聊到太陽落山,窗外都黑沉沉的了,主人家要是開口說“這天都黑透了,路上可得當心啊”,這話里的意思再明顯不過了。天黑路不好走,既是提醒,也是在暗示“時候不早了,該動身了”。
《禮記》里講“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做客講究的是有來有往,更要懂得見好就收。天黑了,主人家可能要準備晚飯,或者有晚上的安排,這話就是在給客人臺階下。要是客人還說“沒事,我不著急”,那可就有點不識趣了。
二、 “孩子/老人該休息了,平時這個點都睡了”
家里有小孩或老人的,要是主人家提起“孩子/老人該休息了,平時這個點都睡了”,這幾乎就是明著送客了。孩子要早睡,老人經不起折騰,客人在這兒,難免會影響他們休息,主人家這話,是把“不方便”擺到了臺面上。
老話說“在家不會迎賓客,出外方知少主人”,做客要懂得體諒主人家的難處。人家都把家人的作息搬出來了,就是在說“我們得照顧孩子/老人了,不方便再招待你了”,這時候再賴著不走,就顯得太沒分寸了。
三、 “我這明天還得早起,今天得早點歇著”
要是主人家打了哈欠,說一句“我這明天還得早起,今天得早點歇著”,這意思再清楚不過了——我累了,想休息了,你也該回去了。不管是要上班、上學,還是有別的事,“早起”就是個合理的理由,既給了自己臺階,也給了客人提醒。
《論語》里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誰都有累的時候,主人家陪客一天,難免疲憊,這話里的“想歇著”,就是在委婉表達“招待到此為止”??腿艘沁€沒聽出來,繼續滔滔不絕,那可就有點強人所難了。
四、 “我給你拿點東西帶回去,家里正好有”
聊天正歡時,主人家突然起身說“我給你拿點東西帶回去,家里正好有”,比如水果、特產之類的,這往往是送客的前奏。準備伴手禮,是客氣,也是在暗示“這次拜訪差不多了,帶點東西回去,也算圓滿了”。
老話講“禮尚往來”,主人家拿東西給你,是心意,更是在為送客做鋪墊。一般這時候,客人就該起身道謝,準備離開了。要是還坐著不動,等著主人把東西拿來繼續聊,那可就真有點“拎不清”了。
說到底,做客是為了增進感情,而不是給主人家添堵。主人家的客氣話里,往往藏著分寸和體諒,客人聽出弦外之音,及時告辭,才是會做人、有情商的表現。畢竟,“客隨主便”不光是說要聽主人家安排,更要懂得“見好就收”,這樣才能讓彼此的相處更舒服,下次做客也才能受歡迎。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