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要說智能手機行業下一個流行趨勢是什么,很多人可能會說是變薄,這點三星已經先一步出手了,后續蘋果iPhone 17 Air也肯定要來,緊接著國產手機跟著入場也是預料之中的事情,但個人認為手機不宜做的太薄,否則得到的和失去的就不能成正比,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電池容量不能降的太多,但有一個變化是肯定無法避免,那就是厚度一旦被壓縮,再要保證一定電池容量情況下,傳統SIM卡大概率就再無容身之地。
為了保證手機正常通訊,eSIM就成了必選項,雖然三星在這方面并未給大家帶來驚喜(個人認為是三星沒推動eSIM在中國市場普及的能力),大家普遍認為蘋果會是重要推動,如果說之前在這方面還存在一定猜測,近日網上爆出的一則消息就大大增加了此事的可信度。
可以看到,聯通已經明確告知eSIM手機業務正處在商用測試階段,算是國內三大運營商中第一個確認此事存在的,雖然提供了“上門辦理”和“到廳辦理”兩種選項,但個人認為“上門辦理”大概率針對的是一些特殊情況,常規情況下還是需要線下“到廳辦理”的,現在的問題是手機辦理eSIM業務是否需要硬件支持,個人認為這點應該是免不了的。
也就是這項服務針對的是后續新機,至少剛開始應該是這樣的,目前此事依然存在不確定性,因為之前網上有報道稱,有記者從運營商相關人士處獲悉,目前國內逐步恢復的eSIM業務主要針對物聯網和智能穿戴領域,暫時不會涉及手機領域,其實業內人士的說法也值得考究。
“暫不涉及”意味此事最終實施可能性是存在的,只是時間上還不太確認,現在的問題是“暫不涉及”到底會影響多長時間,是幾個月?還是幾年?其中原因大概率是牽涉到相關問題較為復雜,需要測試的內容有點多,其次還涉及到運營商利益方面的問題,故相關人士做了類似不太確定的表述。
但根據之前網上的爆料,不光是蘋果在推動此事,國內包括華為在內的幾家頭部廠商,都在做手機eSIM方面的測試,意味著都有讓自家手機支持eSIM的意愿,加上聯通又上線了eSIM業務辦理頁面(目前暫不可用),此事最終落地應該沒什么問題。
至于上線時間,個人猜測大概率是在年底,不知道屆時有多少人會因此而換新機呢?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