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提升鄉村兒童健康素養,普及常見疾病預防與身體機能知識,蘇州大學蘇州醫學院“醫研先鋒”暑期社會實踐團隊于7月10日上午走進蘇州市吳江區震澤鎮朱家浜村,為村里的暑托班小朋友們帶來了兩場健康科普課——“預防感冒,從我做起”與“肚子里的消化聯盟”。本次活動通過情境化設計和生動比喻,將醫學知識轉化為小朋友們易于理解的趣味故事,助力鄉村兒童健康成長。
圖為團隊成員為小朋友講解感冒知識
圖為團隊成員為小朋友講解消化系統知識
團隊成員趙晨宇同學以“感冒知多少”開啟話題,引導小朋友們回憶感冒癥狀。隨后,他將復雜的免疫過程編織成一場精彩的“身體保衛戰”:病毒“壞蛋”入侵時,免疫系統“小戰士”迅速發射“信號彈”發出警報,指揮體溫“小火車”駛向38攝氏度的“新家”來消滅敵人,形象地將免疫系統比作“后勤補給部隊”和“工兵運輸部隊”,將康復休息比作“修整補給基地”。孩子們在互動問答中,深入理解了感冒“是什么”(癥狀)、“為什么”(病因)以及“怎么辦”(治療與預防),學會了如何當好自己健康的“小衛士”。
圖為團隊成員帶領小朋友閱讀繪本
圖為 團隊成員引導討論感冒癥狀
圖為團隊成員組織觀看感冒科普視頻
圖為團隊成員趣味講解感冒過程
團隊成員牛犇同學則以“一口飯的旅行”為主線,帶領小朋友們探索消化系統的奧秘。“吃完一根冰淇淋、一根香蕉后,食物去哪里了呢?”帶著這個有趣的問題,孩子們跟隨牛犇踏上消化之旅:食物在“口腔中轉站”接受“牙齒小兵”的切磨、“唾液小兵”的濕潤和“舌頭小兵”的攪拌,接著滑入充滿“黏液小兵”的“食管隧道”,到達忙碌的“胃部消化站”進行初步分解,再進入關鍵的“小腸吸收站”,由無數“吸收小兵”負責營養的最終消化和吸收,最后抵達“大腸處理站”成為廢物。這場“消化聯盟”的探索,讓抽象的人體機能變得直觀而充滿樂趣。
圖為團隊成員介紹一口飯的消化旅行
圖為團隊成員借助人體模型講解消化系統
為了讓知識真正內化于心、外化于行,團隊成員在每部分講解后都設計了互動環節。在感冒課堂上,小朋友們通過“信號彈”傳遞和“小火車”調度,加深了對免疫過程的理解;在消化課堂上,小朋友們通過“消化小兵”等趣味概念,更清晰地認識了食物在體內不同“站點”的旅程。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孩子們踴躍參與,積極思考。
未來,醫研先鋒團將繼續堅守“守護兒童健康成長”的初心,發揮專業所長,將更多生動、實用的健康科普知識送到鄉村兒童的身邊。
圖為醫研先鋒團與小朋友們合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