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鬧鐘響起時的疲憊,加班后對著空蕩房間的茫然,社交聚會中強撐的微笑——這些碎片化的情緒波動,已成為現代生活的常態。但當“情緒感冒”從偶爾的訪客變成常駐房客,我們就需警惕:這或許是抑郁癥發出的求救信號。
抑郁癥是一種以顯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為核心特征的常見心理障礙,還會伴隨興趣減退、精力下降、睡眠紊亂等癥狀。值得注意的是,它與性格強弱無關,如同高血壓、糖尿病一樣,是大腦神經遞質失衡引發的生理與心理共同作用的疾病,任何人都可能在人生的某個階段發生。
三個維度,為情緒做一次"體檢"
想要區分短暫的情緒波動與抑郁癥的早期征兆,我們可以從日常表現中捕捉關鍵信號。
情緒持續度:普通的失落通常會隨著事件解決或環境變化逐漸緩解,而抑郁癥帶來的低落感往往沒有明確誘因,且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存在,持續超過兩周仍不見好轉。
功能影響度:當情緒問題開始干擾正常生活,比如無法集中注意力完成工作、拒絕與親友見面、甚至連吃飯、洗澡等基礎事務都覺得費力時,就需要提高警惕。
自我認知變化:抑郁癥患者常會出現“自我否定”的惡性循環,覺得自己毫無價值,對未來感到絕望,甚至產生“活著沒意思”的念頭,這些想法并非單純的“想不開”,而是疾病導致的認知偏差??墒褂脟H通用的PHQ-9抑郁篩查量表進行自測,總分越高提示抑郁風險越大,但最終診斷仍需由精神科醫生結合臨床評估確定。
當自查亮起黃燈,如何學會自我治愈
如果自查后發現得分偏高,或明顯感受到情緒對生活的干擾,第一步是放下自我批判——主動關注內心感受,可嘗試建立“情緒日記”,記錄每天的心境變化、觸發事件和身體反應,幫助我們梳理情緒線索,為后續就醫提供清晰的參考。
適度的運動如快走、瑜伽等,能促進大腦分泌內啡肽等“快樂激素”,為情緒調節提供生理基礎;規律作息可穩定神經內分泌系統,減少情緒波動的頻率。
在這個過程中,若出現持續的睡眠障礙、軀體化不適(如莫名的頭痛、心慌),可以在專業醫師指導下合理用藥,比如研究已證實,SSRI類抗抑郁藥物(選擇性血清素再攝取抑制劑)可提升大腦認知功能,增強言語記憶。針對輕中度抑郁伴軀體癥狀患者,臨床中常用更具安全性的中成藥治療,比如創新中藥解郁除煩膠囊。該藥具有化痰解郁、清熱除煩的功效,在改善精神抑郁、心緒不寧等抑郁焦慮癥狀的同時,可緩解胸脘痞悶、咽中如有異物、大便秘結、口苦咽干等軀體癥狀,適宜容易受負面情緒影響,或者由于睡眠障礙導致出現其他情緒問題的人群長期服用,純中藥成分,安全無依賴性。
當我們學會用科學的態度看待,用行動守護心理健康,抑郁的陰霾終將被理解與關愛驅散!(來源:中華網健康)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