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羽守荊州麾下共6個大將7個謀士,若不打襄樊窩在家,還會丟荊州嗎?
從正史上來看,關羽的轄區和曹仁的襄樊轄區一直有存在小規模的摩擦,但大打出手,是關羽主動挑起的。更為奇怪的是,關羽發動襄樊之戰,好似并非劉備直接命令的,很有可能是關羽執意要發動,但劉備內心是默許的。而從丟失荊州的結果來看,正是由于關羽主動發起了圍攻襄樊的戰役,才導致了荊州后方被偷襲,導致了首尾不能相顧。
那么要問了,正史上如果關羽不打襄樊,選擇繼續窩在家里,好好把守荊州三郡的話,還會不會丟失荊州?來看看陪關羽留守荊州的班底吧。
副將關平
關平在正史上應該是關羽的親生兒子,但從武藝單挑上來說,應該也是除了關羽之外的最強戰斗力了。關平一直都跟隨在老爸的身邊,官職軍職未知,應該是副將的身份參戰的。《三國志》記載:孫權遣將逆擊關羽,斬關羽及子關平于臨沮。可見副將關平到死還在老爸的身邊。
都督趙累
《三國志》記載:潘璋部下司馬馬忠禽關羽,并關羽子關平、都督趙累等。趙累是關羽的死忠,陪關羽到最后一刻。
主簿廖化
《三國志》記載:廖化為前將軍關羽主簿。廖化屬于是能武能文,襄樊之戰廖化也是跟隨關羽參戰了,沒有打仗的時候,廖化也是能處理政務的。哪怕到了蜀漢后期,廖化也是萬金油的存在,是個靠譜的干將。
南郡太守糜芳
糜芳和關羽之間的矛盾,估計一直存在,只是說襄樊之戰,把二人之間的矛盾給放大了點燃了。糜芳籌集不到糧草也是死,背叛關羽卻還能活著,糜芳肯定會選擇投降孫權。可當年在長坂坡逃難,糜芳也是勇猛的呀。
公安太守傅士仁
傅士仁是幽州人,肯定是個元老宿將了,把守公安要塞。一個南郡,一個公安,是關羽轄區最重要的城池。《三國志》記載:自關羽之出軍,糜芳、傅士仁供給軍資,不悉相救。傅士仁反水的主要導火索還是糧草籌集不到。
零陵北部都尉、裨將軍習珍
習珍相當于是零陵郡的公安分局局長,職位上肯定比不上糜芳、傅士仁,當時零陵郡太守是誰,正史沒有記載。但習珍很頑強,和武陵郡從事樊伷一起曾起兵反抗過孫權的吳軍,最終因勢力弱小而失敗。
荊州治中從事,典理州事潘濬
潘濬的權力被大家嚴重忽視了,從職位來看,正史上潘濬實則是荊州轄區的政務一把手。除了軍隊上的事情,關羽不會讓潘濬插手,政務上估計都是潘濬主抓。某種程度上來說,糜芳、傅士仁的投降可能是潘濬的投降導致的。
功曹楊儀
《三國志》記載:關羽命楊儀為功曹,遣奉使西詣先主。楊儀本來是關羽的功曹,后來入川被劉備留住了。功曹就是和廖化的主簿類似,不過比潘濬會小一級。
荊州議曹從事王甫
王甫是劉備特意派給關羽的謀士,議曹從事的職位向來都是可以參政議政的,就是一把手的參謀長。很有可能是去取代潘濬的。
武陵郡從事樊伷
武陵郡從事就是武陵郡太守旗下的二把手,《江表傳》記載:武陵部從事樊伷誘導諸夷,圖以武陵屬劉備。樊伷和習珍都是劉備的死忠。
另外,州從事馬良、長水校尉廖立、左將軍從事中郎伊籍這3個謀士應該都有短期留守在荊州,后來劉備就入川了。整體來看,關羽共有6個大將+7個謀士,陣容不算強大,但如果窩在家不動,荊州應該不會丟。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