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市場資訊
來源:中國新聞周刊
7月12日,甘肅省成立省委省政府調查組,提級調查天水市麥積區褐石培心幼兒園(以下簡稱“褐石培心幼兒園”)幼兒血鉛異常問題,并請生態環境部、國家衛生健康委等部委專家參與。國務院食安辦派出工作組指導督辦。
多位家長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首批在西安市中心醫院住院的部分幼兒已出院。血鉛異常幼兒在接受了3天的驅鉛治療和4天的微量元素補充后,進行了靜脈抽血復檢。部分復檢血鉛濃度低于250微克/升的幼兒,已從7月11日起陸續出院。出院后,這些幼兒將繼續補充其他微量元素以輔助排鉛,預計將在四至六周后回到西安市中心醫院復查。
耿偉(化名)孩子在西安市中心醫院7月4日和7月11日的兩次檢驗中,血鉛濃度分別為413微克/升和305微克/升。圖/受訪者提供。
家長耿偉的孩子于7月4日入住西安市中心醫院接受治療,入院時血鉛濃度為413微克/升。7月11日復查時,降至305微克/升。為避免驅鉛副作用,醫生建議繼續使用排鉛藥物治療三天,預計在7月15日左右出院。
褐石培心幼兒園的患兒被安置在西安市中心醫院的兒科、住院部等不同區域。耿偉的孩子住在住院部,通過在不同樓層的走訪和微信溝通,他發現此次在西安市中心醫院治療的幼兒血鉛濃度不少已下降了100—150微克/升。“我孩子所在的樓層大約有30個幼兒,目前已有一半出院,還在住院的幼兒入院時血鉛濃度大多超過300微克/升。”他說。
對家長而言,他們希望此次提級調查能夠回答此前通報遺漏的問題。依據當地聯合調查組7月8日發布的通報,鉛的來源系該園后廚人員通過網絡平臺購買的彩繪顏料,顏料稀釋后用于部分食品制作,包裝明確標示不可食用。家長認為,此前的通報沒有說明幼兒食用了多長時間含鉛食品、為何違規添加,也未解釋天水與西安檢測結果為何存在較大差異。
多位家長介紹,目前許多網上討論的疑點已逐步排除。盡管幼兒園附近有鉛礦,但孩子的家長及其兄弟姐妹,以及該園控制人名下其他三所幼兒園的幼兒,血鉛濃度均未超標。而且,本次鉛中毒的幼兒中,入園時間越長,血鉛濃度普遍越高;血鉛正常的幼兒中,有的剛入園幾天,有的僅在園內吃早餐。部分于2024年7月畢業的幼兒,血鉛濃度也被檢測出在50至100微克/升之間。
當地聯合調查組發布的通報顯示,經對食品留樣等223份樣本檢測,褐石培心幼兒園早餐留樣的三色紅棗發糕、晚餐留樣的玉米卷腸包樣本檢測不合格,兩份留樣鉛含量分別為1052毫克/千克、1340毫克/千克,均超出食品安全國家標準中食品污染物限量0.5毫克/千克的標準。
家長孟靜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從當前血鉛超標情況的分布來看,她和多位家長都認為,幼兒園提供的食物極可能是鉛中毒的主要來源。家長群中保存的照片顯示,最遲在2024年8月,這兩種食品就已出現在園方菜單上。該園每周制作色彩鮮艷的餐食,并由老師拍照發到群里。
一位不愿具名的兒童鉛中毒防治專家此前向《中國新聞周刊》介紹,3至6歲幼兒的鉛吸收率約為30%至50%。根據通報中留樣食物的鉛含量推算,幼兒僅需攝入極少量該類食物,便可能導致血鉛水平超標,而且幼兒的癥狀符合慢性鉛中毒的標準。
有分析認為,此次查明系鉛來源的彩繪顏料可能含有鉻酸鉛。鉻酸鉛中的鉛具有神經毒性,而其中的六價鉻屬于Ⅰ類致癌物,具備強氧化性和細胞穿透性。
一位不愿具名的“雙一流”高校公共衛生學院教授告訴《中國新聞周刊》,鉻酸鉛中鉻的含量相對較低,主要對消化系統構成危害,其中六價鉻的吸收率不高,通過消化道進入血液的比例并不大。因此,評估六價鉻的危害,需要參考血液中鉻的濃度。
此次西安市中心醫院出具的檢驗報告中并未包含鉻的檢測。但多位家長提供的早期報告單顯示,7月之前,天水市中西醫結合醫院和西安市兒童醫院的檢驗科報告單顯示,多名幼兒血鉻濃度在0.1至0.2微克/升之間,處于參考區間(小于5微克/升)范圍內。耿偉介紹,目前西安市中心醫院告知家長,暫時無法提供鉻的檢測服務。一些已出院的幼兒在家長陪同下,前往其他醫院自行檢測,但是目前還沒有得到檢測結果。
褐石培心幼兒園每學期會舉行開放日,邀請家長參觀。孟靜曾于今年4月參觀幼兒園后廚,她當時看到后廚貼有添加劑標簽。園長當時解釋,廚房只使用兩種添加劑:小蘇打和酵母。孟靜介紹,除開放日參觀外,幼兒園向家長展示的后廚食品照片中也并未出現彩繪顏料,她認為這是園方刻意隱藏了彩繪顏料,而且她更疑惑的是,當地有關部門日常檢查幼兒園后廚時,為什么沒有發現彩繪顏料。
多位家長表示,他們現在更擔心鉛中毒對幼兒健康有哪些不可逆的長期影響。前述不愿意具名的教授長期研究兒童鉛中毒問題,他表示,若幼兒血鉛濃度能在一至兩個月內恢復正常,其危害相對可控。一部分鉛會通過血液循環,沉積在骨骼中,以不溶于水的磷酸鉛形式存在,相對穩定。但隨著新陳代謝加快,或在發生骨質疏松等情況下,磷酸鉛可能轉化為磷酸氫鉛,并逐步釋放進入血液。他建議兒童在血鉛水平降至100微克/升以下后,定期進行血鉛檢查。
“低劑量、長周期的血鉛異常更應警惕。”這位專家介紹,從毒理學角度來看,鉛沒有絕對的安全值,任何水平的鉛暴露都可能對健康造成影響。目前,中國將高鉛血癥的標準設定為100微克/升,這只是一個相對可接受的參考值。若血鉛長期維持在此水平附近,也應引起重視,并盡早查明生活中的鉛源。“目前在我國,鉛仍廣泛存在于日常生活和工業環境中,由此引發的血鉛異常,是一個需要重視的環境問題”。他表示。
(應受訪者要求,耿偉、孟靜為化名)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