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
空調、風扇、冰箱
是大家的“降溫神器”
但有人竟因為開了一次冰箱
就引發了面癱
7月9日上午,在亭林醫院中醫治療室內,醫生正在為面癱患者高先生進行針灸治療,這是他第8次接受治療。“我在開冰箱門的時候,一股冷氣一下子吹在臉上,這邊臉就抽筋了一下。當時沒在意,過了一晚上,這邊臉慢慢就沒有知覺了。”高先生回憶起當時的情景。
除了高先生,亭林醫院近期接診的其他面癱患者,病因也多與“貪涼”相關。炎熱天氣里,大部分面癱患者患病是由于長時間吹空調或風扇。亭林醫院中醫科主治醫師鞏浩介紹,市民在身體疲勞、抵抗力下降時,“風寒之邪”極易侵入體內,導致面部經絡受阻,進而引發面癱。“體質比較弱、平時休息不太好的人群,受到風寒后更容易發生面癱。如果出現面部麻木、眼睛閉合不緊、嘴巴歪斜、鼓腮漏氣等癥狀,就是面癱的表現,應該及時治療。”
醫生表示,預防面癱要從日常細節做起。比如空調避免直吹面部和頸部,開冰箱時盡量減少面部與冷氣的直接接觸。此外,時下“流行”的掛脖風扇、降溫冰圈等“神器”也不宜盲目使用,雖能帶來一時清涼,卻可能埋下面癱隱患。
小暑過后,氣溫持續升高、降水增多,空氣濕度大,體感悶熱難耐。此時人們往往食欲減退,脾胃功能較為遲鈍。醫生提醒,這一時期的飲食一定要以清淡為主,少吃動物脂肪、海鮮及辛辣肥膩的食物,可適當選擇具有清熱解暑、健脾利濕功效的食材。
“小暑期間要清補,可以吃些蓮藕,它有清熱生津的作用,還有冬瓜,能利水消腫,我們可以做一道冬瓜薏米仁老鴨湯,老鴨性涼,這道湯既能利水消腫,又有利于補充水分,還富有營養。”復旦大學附屬金山醫院中醫科主任高鵬飛說。
與此同時,生活和工作都要注意勞逸結合,少動多靜,規律睡眠。在運動方面,為降低中暑風險,不建議在烈日下進行劇烈運動,可選擇散步、太極拳、八段錦等較為舒緩的運動方式。“可以選擇早上或晚上出去運動,運動時不能大汗淋漓。運動如果出了汗,要及時補充鹽水,防止水電解質紊亂。”高鵬飛表示。
記者:楊惠聰、朱磊
編輯:馮生丹
責編:馮生丹、潘婷
審核:林堃、洪艷青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