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右任是近現代書壇首屈一指的草書大師,林散之、沙孟海、沈鵬等都吸收過他的筆法,為了普及草書,他耗時數十年完成了《標準草書》的編寫,被劉延濤稱贊:“《標準草書》發千余年不傳之秘,為過去草書作一總結賬,為將來文字開一新道路,其影響當尤為廣大悠久!”
于老一生醉心于鉆研書法、詩歌、文學、國學,對于應酬之事無甚興趣,更是很少會給企業、商鋪題字。目前可知的他唯一一件題字作品,是1945年所寫的“重慶飯店”,這一匾額一直用到了今天,還被譽為“水平最高的餐飲匾額”。
于右任對美食的愛好絲毫不遜色于書法,他曾說:“人生就像飲食,每得一樣美食,便覺得生命更圓滿一分,享受五味甘美,如同享受色彩美人一樣,多一樣收獲,生命便豐足滋潤一分。”在他的家鄉陜西三原縣,有一家名為“明德亭”的餐館,其中辣子煨魷魚、疙瘩面是于右任的最愛,他曾親自寫“明德亭”匾額,可惜原匾不存。
而在重慶任職期間,他常到重慶飯店就餐,每次都能吃個盡興,于是寫下“重慶飯店。于右任”七個字相送。從這件匾額中,我們可以看出于右任書法的精到,也能看出沈鵬等人對他筆法的傳承,無外乎有網友初次看到此額時會說“這不是沈鵬寫的嗎?”
“重慶飯店”四字在筆法上融魏碑的方勁與晉帖的圓融,起筆多側鋒切入,“重” 字首筆撇畫順鋒,自然形成枯筆、飛白效果;橫畫藏鋒而入,由細漸粗,由輕漸重隨即絞轉中鋒,勁挺飽滿。提按變化較為和緩,枯潤交替豐富。連筆處筆斷意連,“飯”字右部“反”的撇捺雖斷開,卻以筆勢呼應,非常流暢,避免了碑學的板滯。
結字上,以疏密聚散求變。“重”字上密下疏,“店”字左欹右正,這種在規矩中求自由的結構,源自其“易識、易寫、準確、美麗”的標準草書法則。沙孟海評其“碑帖交融,開草書新境”。這一題字將實用與審美統一,中鋒穩勁、空間節奏感強,筆法豐富,氣韻蒼勁脫俗,每個字值得細細觀賞。
像于右任這些不輕易寫匾題字的人,僅存的這些匾額書法必定是心手合一、一絲不茍之作,相比于他們的大尺幅、字數多的作品,更能見真實的書寫狀態。同時,“物以稀為貴”,這些匾額沒有過于明顯的商業氣息、功利色彩,的確起到了“錦上添花”的作用,使得整個場所雅雋之氣豐富起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