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寫生讓我們有了一個跟大自然接觸的機會。畫山水必須要跟我們所要表現的對象進行精神上的交流。在寫生過程中,我們去觀察和體驗自然給我們帶來的感受,并以此豐富我的對自然和生活的認識。
2.我們通過寫生這個練習來學會如何去觀察對象,如何處理對象,如何生成一個完整的畫面。其中的三個要素:一是生活氣息,即能打動我們的生動情景;二是形式美,即自然中呈現出來的形式感,造型和線條的節奏變化;三是畫面整體的意境感覺。
3.寫生是一個閱讀風景的過程,是向自然學習,發現自然存在之美的過程。通過我們的眼睛去梳理自然中存在的各種復雜關系,這是一個不斷積累的過程,需要我們大家在寫生過程當中慢慢的去培養這種觀察力和表現力。
4.寫生是不是創作?如果你在寫生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自己的一種形式語言,產生獨特的一種意境的追求,在客觀觀察的基礎上,加上了自己主觀的形式內容,那就是一種創作。
5.學習傳統讓我們可以借鑒古人,通過寫生則可以去觀察、去體驗、去了解我們臨摹過程中所看到的古人的山水畫技法,分析它與自然的關系。與此同時,我們還要學會在接近自然的過程當中,去思考自己如何去表現我們看到的對象。從古人的觀察方式和表現方式中,提煉出我們自己的表達方式,這是我們在寫生很重要的一個練習內容。
6.我們這個時代的山水畫與古代傳統山水畫,最大的差別就是,我們可以把生活轉化到我們的創作里面。寫生中去面對自然,就融入了更多鮮活的、讓我們感到親切的東西,而不僅僅是關于一種理想化山水田園的描述。
問:寫生時如何取舍?
林容生:寫生的取舍可分別為內容的取舍和形式的取舍。內容的取舍是關于主題和情境的選擇,你要根據你自己對場景的觀察和感受來決定主要的表現對象。視覺的空間是用眼睛看的,而繪畫的空間應該是思想和內心情感的選擇,所以這個時候, 繪畫的空間并不僅僅是眼中所見,也是情感的閱讀。從這個認識出發,每一個人的取舍方式也會不一樣。這是寫生和創作都要解決的問題。你所描述這個情景,哪些是主景,哪些是背景,是一種什么樣的氣氛氣息,然后抓住主題重點來表現。也就是說,你選擇的是這個場景中你認為最有價值的特征。從感性到理性,有一個情境規劃。形式的取舍則是在主題的情境向導之下決定畫面景物的主次,大小,虛實,疏密,簡繁等關系的處理。而在這個過程中,學會在技術的層面上概括地去表現對象是最為具體的方法。
問:如何從寫生轉換為創作?
林容生:創作不僅僅是把眼睛所看見的風景畫出來,而是要去表達,我想把這個地方畫成什么樣。同一個地方,我們眼睛看到的風景是同樣的,但是每個人心里的感受是不同,這些跟你的生活的經歷、學習的積累、包括你的性格都有關系。寫生是面對時景物的一種有取舍的記錄,而創作則是從內心出發,同時把客觀的景物轉換成一種具有形式意味的表現語言,呈現的是一種心靈的景象。這種景象可能只是客觀存在的一部分,但你呈現的是一個不同的觀看方式和表述方式,而在這一過程中,探索和使用適合于自己的表現形式,也是創作本身必須具備的重要內容。
問:我們通過臨摹學習傳統技法,但應用到寫生和創作中總是覺得難以擺脫這些技法的束縛,如何處理臨摹與寫生及創作的關系?
林容生:臨摹古人、學習傳統本身沒有問題,但臨摹的目的更重要的是了解,而不是應用。傳統的山水畫技法學習古人把它們按照不同的形式和內容進行分類,形成了一套獨特的方法模型,芥子園畫譜告訴我們要用不同的方法表現不同的對象同時應該去尋找其中規律性的東西,而有時候不同的對象也可以用相同的方法以呈現不同的個性。一方面我們通過臨摹了解古人如何應用筆法來表現客觀的山石樹木,并在這個過程中完成了落筆的行為體驗,而這個過程也由于我們的喜好和選擇以及舒適度的不同成為了解自己的過程。因此臨摹一方面是對古人對以往技法體系的了解和體檢,另一方面也是對自己在心理和生理上把握己有的技法方式在審美和筆墨情境潛質和趨向度的了解。而通過臨摹實現熟能生巧在創作中也具有其兩面性。筆墨方法的熟練無疑可以使筆墨的表現性得到一種較為輕松自如的表達,但也會由于落筆時生成的生成了的習慣性的肌肉記憶而使行筆的過程落入某種習氣。而寫生則因為可以面對豐富而復雜的對象讓我們有了一個由熟到生的樣態,在這個過種中去打破原來的一些習慣,能夠應用其中規律性的東西去生成自己的筆墨方法,進而創作中重新實現由生到熟。這個時候的熟,不是對某種技法和風格重復的熟練應用,而應該是筆墨和形式自由自在的表現。
問:如何才能進入創作?
林容生:一般來說,創作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由外向內的,給予我們對外部生活的感受,以及對我們所見所聞的認識選擇我們感興趣的內容題材去表現。這種類型由生活出發體現的是這個時代的生活存在,或者是你自己的生活存在。在一種類型是由內向外的。你所表現的東西不一定是客觀生活當中存在的東西,但一定是你自己期待的,追求的,希望能實現的某一種內心的情境。是基于你自己的理想之上的,從你的內在精神出發的。創作是要讓大家通過你的畫能夠看到你的生活,讀到你喜歡的東西,或者再說抽象一點,就是大家能夠通過作品讀到你的一種生命的狀態。而這種狀態最終通過你所表現的內容并以具體的技法形式創造來實現。
(來源:藝術很忙呀)
畫家簡介
林容生,1958年7月生,福建福州人。中國國家畫院研究員。中國美術家協會中國畫藝委會委員,中國畫學會副會長。曾任福建省畫院院長、福建師范大學教授及博士研究生導師、中國國家畫院博士后工作站導師。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并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